虎跳峡留信
应用介绍
“亲爱的中国,
我们在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我们留下了足迹,这个假期充满幸福快乐的回忆。感谢这一切,我们对这段人生充满感激。
难艰旅途,往往通向美好终点。
——利维、德什、基舒、帕文,来自马来西亚”
游客在虎跳峡留下的明信片。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这是贴在虎跳峡景区一家咖啡店里的信笺。
一群来自马来西亚的旅客,用英文留下了自己的心情。在它的旁边,还有许多张承载着不同内容的信笺。或是图画、或是文字,或是感悟、或是祈愿。它们占据了整整一面墙。
王晖是咖啡店的店长,因为这家新店开张,三个多月前他从杭州来到香格里拉。
起初,为了同顾客们有所互动,他和同事准备了一些明信片,顾客自取书写后可以贴在墙上。“但现在,这里贴得太满了。考虑到墙的承重,我们会把其中一些收起来,再进行替换。”王晖说。此时此刻,距离这家咖啡店开业还不到三个月。
新华社记者 熊轩昂、彭奕凯 摄
在那面贴满信笺的墙背后,就是虎跳峡最核心的景观——虎跳石。
窗外的风景与咖啡馆里的干爽明净截然不同。在江面最窄处,一块巨石横在正中,惊涛卷起千堆雪。空中的水雾飘散开去,落到人们脸上;而浪声如吼,压过游人的惊叹,奔向峡谷更深处。
10月27日,虎跳峡景区的虎跳石。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打开地图,即可清晰辨别这里的位置。在云南省丽江市与迪庆州的交界处,金沙江呼啸着向东北方奔涌,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如利刃般矗立两侧。3900多米的垂直高差使得虎跳峡成为世界上最深、最壮观的峡谷之一。
正因如此,从20世纪起,这座掩藏在中国西南深山中的峡谷成为了蜚声中外的经典徒步目的地。
10月27日拍摄的虎跳峡一景。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和世红就出生在哈巴雪山脚下的哈巴村。家族世代居住在这里,所以他非常清楚,尽管“虎跳峡”早就声名在外,但在以前,要真正走完这里的徒步路线非常困难。
“公路修好之前,我们要进虎跳峡都要靠马和骡子。从我家到这里,要走10个多小时。有的时候马没法走那么久的路,我们半路上要停下来,在路边过夜。”
随着当地旅游业与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和世红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无数次徒步穿越深山峡谷的和世红,如今成了“徒步胜地”普达措景区的一名摆渡车司机。“以前总希望着哪天能坐上车就不用走路了;结果现在,人们从世界各地坐着车来我们这里徒步。”
10月28日清晨,“徒步胜地”普达措景区的晨雾即将散去。新华社记者 高萌 摄
斯蒂文和安吉丽娜是一对来自比利时的徒步爱好者。27日傍晚,在虎跳峡“中途客栈”的天台上,他们刚刚完成了当天的徒步计划。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中国,比想象中好太多了。我们去了一些城市,但因为更钟情自然风光,所以非常喜欢虎跳峡。这里的景色壮丽,也很有特色。我们通过社交媒体查找攻略,用线上平台订到了民宿,选择很多。一切都很方便,人们也都很热情,这是世界级的徒步路线,非常令人难忘。”
10月27日,一对比利时游客在虎跳峡的客栈里休息。新华社记者 高萌 摄
据迪庆州香格里拉虎跳峡旅游经营有限公司的数据,2024年1-9月,虎跳峡景区累计接待境外游客10万人次以上,随着景区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徒步路线的持续爆火,境外游客的数量也随之增长。境外客源主要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越南、韩国等东南亚、东亚国家为主,同时也有少部分欧美国家客源。
通过户外运动,人们在广阔的自然中拓展心灵的尺度;与此同时,当地产业得到发展,给人们带来机遇与收入。
10月28日,游客在普达措景区体验藏式服饰。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 摄
根据王晖的统计,位于虎跳峡景区内的咖啡店在暑期旺季平均每天能卖出600多杯饮品,即便目前处于淡季,日销量也能达到200多杯。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让他快速适应着全新的生活。
和世红曾经牵马过夜的地方如今早已通了路。站在公路一侧,他说:“户外运动火起来后,我们村子的整体收入都提高了,你看我们路上途经的这些人家,都有钱了;也解决了很多就业,有些人家里开了民宿,有些养起了骡子运物资、做保障,还有不少年轻人去当了向导。”
10月27日傍晚,虎跳峡一家客栈的餐厅里坐满旅客。新华社记者 高萌 摄
从山重水复的穷困之地,到鸟语花香的民宿小楼;从原始森林中人迹罕至的探险之路,到金沙江畔游人如织的“人生打卡点”——虎跳峡的蝶变正应了一位旅客在信笺上的留言:“只要热爱生命,一切皆有可能”。
虎跳峡是一个缩影,更是记录时代变迁的一封信笺。时间走过,人在途中,峡谷自有回音。
来源/云南日报-云新闻
编辑/孙安然
责编/李晋春 彭明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