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是中国里程最长的公路,北起新疆喀纳斯,南至广西东兴,穿过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完全建成后全程长达10065公里。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翻越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

这是民族特色最浓郁的公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俄罗斯族、藏族、独龙族、傣族、景颇族、壮族、京族……几十个民族沿路而居。

这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公路,她从阿尔泰山奔腾而下,穿过雪山、草原、沙漠、冰川、热带雨林,最终抵达蔚蓝大海。

这就是219国道!

从3月29日开始,我们沿着219国道,从雪山奔向大海,记录祖国壮美风光,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带着从雪山奔向大海的梦想,怒江,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奔腾而下,在滇西北的崇山峻岭中,硬是生生撞击出一条险峻的大峡谷——怒江大峡谷。怒江两岸淳朴勤劳的人们,在山高谷深的艰难环境中生生不息,传承着世世代代对生命的热爱和像怒江一样对梦想执着不懈的追求。


从空中俯瞰秋那桶村(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位于怒江大峡谷最北端。在这里,“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报道组拜访了一间名为“半山花语”的书屋。“这间书屋的名字叫半山花语,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种花,另外也是因为书香就像花香一样沁人心脾。”书屋的主人甘文勇说,“我通过读书、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想通过这个书屋向我的故乡人传达: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7月5日拍摄的秋那桶村。


7月5日,甘文勇在“半山花语”书屋整理书籍。


7月6日,甘文勇在“半山花语”书屋门口。


7月6日,甘文勇在修缮书屋的木牌。


7月5日,甘文勇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甘文勇的故乡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这里曾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因为贫困,家里只能负担一个孩子上学,甘文勇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放牛、放羊、挖药材、喂猪,成为他儿时的所有记忆。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给了甘文勇上学的机会。回忆起那一天,甘文勇依然心情澎湃:“我印象很深刻,那天工作人员来宣传,说现在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想上学的都可以去上。我问老师我现在14岁了能不能上?他说只要你想上就可以。”于是,14岁的甘文勇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读起,并在一位好心人的资助下,成为了秋那桶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高考结束后,喜欢读书的甘文勇把自己积攒、收集的400多本书带回到秋那桶村,村里的小孩子听说他有那么多书,都来找他借,这个时候,在甘文勇的心中开始萌动起一个想法:能不能弄到更多的书,建一个书屋!

“我14岁之前从来没接触过书,更别说课外书籍,我的童年有了这个遗憾,所以我希望自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孩子们的童年不重蹈我的覆辙,弥补我以前童年的遗憾。”


7月5日,志愿者李苗恩(左)陪秋那桶村的小朋友在“半山花语”书屋的院子里玩耍。


7月5日,秋那桶村的小朋友加鲁在“半山花语”书屋的小院里读书(无人机照片)。


7月5日,小朋友们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5日,秋那桶村的小朋友加鲁在“半山花语”书屋挑选自己想看的书。


2016年,已经上大学的小伙甘文勇带着自己筹集的图书回到家乡,用父母腾出的两间房子,还卖掉了两头牛用来装修和添置书籍,建起了村子里的第一座图书馆:“半山花语”书屋。这个书屋,也加深了甘文勇对故乡的牵挂:“自从做了这个书屋,我感觉它就把我整个人拴在这个地方了,我的想法是一定要回到故乡,在这里发展,把这个书屋也发展好。”于是,大学毕业后,甘文勇回到故乡,成为了贡山县的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

2019年年底,秋那桶村所在的贡山县脱贫摘帽,一年后,甘文勇贷款几万元将书屋扩建。如今,在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书屋已经拥有藏书4万多册,不分昼夜免费开放,从童话绘本到文学典籍,从科技军事到种田养殖……书屋像一个凝聚智慧的宝库,吸引着村民们,尤其是青少年前来寻觅梦想中的宝藏。

“我现在又有一个新的梦想,我们秋那桶村有10个组,我想在别的组也建立这样的书屋!希望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以我目前的能力,这是我能为家乡做的最大贡献。”甘文勇对记者说。


7月5日,小朋友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5日,人们走进“半山花语”书屋参加晚间的读书活动。


7月5日晚,甘文勇(左三)在“半山花语”书屋组织读书活动。


7月5日,甘文勇(左上)在“半山花语”书屋与孩子们一起参加读书活动。


7月5日,一名小朋友在“半山花语”书屋挑选自己想看的书。


7月5日,小朋友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5日,秋那桶村的小朋友们在“半山花语”书屋选书、读书。


7月5日,秋那桶村的小朋友们在“半山花语”书屋读书。


7月5日晚,甘文勇(右一)在“半山花语”书屋组织读书活动。


就在甘文勇竭尽全力追逐梦想的同时,一场为推动全民阅读而进行的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行动也在全国火热进行:截至2023年4月,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覆盖了全国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累计配送图书近13亿册;秋那桶村所在的贡山县,已经在全县的26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每年为各村农家书屋配书60种,并且规定每个书屋每周不少于10小时进行对外开放。

记者抵达秋那桶村的时候正是上午,蒙蒙细雨中,甘文勇正带着两位装修工人在书屋旁的饭厅里忙碌:他特地跟单位请了假赶回来,要抓紧时间把这个饭厅改造成学习室,加装大屏幕电视和桌椅板凳,因为暑期马上就要开始,甘文勇与深圳大学合作的一个名为“时光益读”项目第三期将马上启动,几位来自深圳大学的志愿者将进驻到“半山花语”书屋,为秋那桶村的中小学生带来为期两到三周的课程。

“主要就是开办阅读营,结合书屋的一些书进行拓展,促进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记者在书屋偶遇了2022年“时光益读”项目秋那桶村的志愿者队长李苗恩,她刚刚大学毕业,带着自己的弟弟专门从广东重返这里,想看看去年带过的“学生们”。“我看到这个书屋的时候感到惊讶,这个地方那么偏远,怎么会有一个人愿意花钱花力气来专门办一个免费的书屋!我和我的队员们对勇哥是非常敬佩的,他是大学毕业的,原来可以离开家乡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或者把这些资金、资源留给他自己,但是他却选择在这里造一个书屋,为他自己的家乡做这么大的贡献。”


7月5日,在“半山花语”书屋里,秋那桶村的一名小朋友在看书。


7月5日,秋那桶村的孩子们在“半山花语”书屋参加晚间的读书活动。


7月5日,秋那桶村的小朋友们在“半山花语”书屋的小院里打乒乓球。


7月5日,甘文勇在“半山花语”书屋整理书籍。


午饭过后,几位刚刚小学和初中毕业的孩子们陆续来到书屋,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阅读。

13岁的黄小军说自己从小学3年级到现在已经在书屋里读了200多本书,而读书之后,自己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我喜欢读老舍的《猫》、《北京的春节》,还有《昆虫记》。”

12岁的尹雪是带着自己不到3岁的弟弟一起来的,并为他找到了一本能发出动物叫声的书,让调皮的他暂时安静下来。尹雪说自己非常喜欢这个书屋以及每年暑假时举办的课程:“他们来了两次,两次我都来了,我喜欢这样的活动,太欢乐了!”

刚刚初中毕业的李德兰找到了一本漫画书,非常激动,“在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在学校看不到的书,开阔视野,也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李德兰对记者说她相信读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想当一名老师,当老师我觉得是挺好的一个职业。我读书是为了改变我和我家庭的命运,我希望能够带父母走出大山。”


7月5日,刚刚从深圳大学毕业的志愿者李苗恩(右二)和弟弟(右一)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5日,李德兰(左)和尹雪在“半山花语”书屋挑选自己想看的书。


7月5日,12岁的尹雪(左三)带着自己不到3岁的弟弟(左二)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5日晚,甘文勇(中)在“半山花语”书屋组织读书活动。


晚饭后,更多的孩子们来到书屋。甘文勇邀请了明天即将返回广东的李苗恩一起来到书屋跟孩子们举行一次读书活动,大家畅谈自己喜欢读的书以及梦想。“我最喜欢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李德兰说,“这本书对我的启示就是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痛苦,但即使再艰难也要再坚持下去,就像学习一样,付出总会有收获。”

“读书能让我实现梦想”,黄小军发言说,“我想当航天员,要实现这个梦想就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后去航天员学校学习。”

夜色中的秋那桶村宁静而安详,书屋的灯光在夜色中温暖而明亮,关于读书和梦想的讨论还在继续,欢笑声不断从书屋的小窗里飞出来,和山下奔腾的怒江江水汇合在一起,流向远方。

这些在书屋里成长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没有人能够提供准确的答案。但如果他们中有人能够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儿时故乡书屋里的书香是如此芬芳,又是如此有力量,能够把自己送到梦想中的地方!


7月5日晚,小朋友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5日,在“半山花语”书屋里,甘文勇在整理书籍。


7月5日,小朋友在“半山花语”书屋挑选自己想看的书。


7月5日,13岁的黄小军在“半山花语”书屋看书。


7月6日,甘文勇(右)和装修工人在“半山花语”书屋新建成的学习室里安装电视。


7月5日,甘文勇在“半山花语”书屋整理书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