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例病例外传,牢牢守住了祖国西南大门;全省因病致贫返贫的28.28万户112.49万人全部脱贫;县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数量实现从0到130的历史性突破;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成绩对应的是,云南卫生健康事业攻坚克难不断发展的坚实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卫生健康事业主动融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发展格局,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有力守护全省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云南华大昆华医学检验所在昆成立带动云南精准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资料图 杨峥 摄


守牢国门

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全省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云南成为全国较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的10个省份之一。


  作为国家西南安全稳定屏障,云南疫情防控关乎全国大局。


  3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扛牢重大政治责任,保持决战决胜状态,把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工作,融为一体、统筹推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图片

资料图


  面对严峻复杂的边境疫情防控形势,省委、省政府紧急启动“五级书记抓边防、五级段长守边境”机制,建立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和防疫缓冲区。8000余名医务人员驰援边境,3000多名医护人员积极支援周边国家和地区共抗疫情,将疫情防在境外、控在边境,没有一例病例外传,牢牢守住了祖国西南大门。


  瑞丽市开创了所有新冠患者在边境县级医院救治的先例。全国唯一新冠重症三胞胎孕妇在瑞丽顺利生产。


图片

2021年8月,全国唯一新冠重症三胞胎孕妇在瑞丽顺利生产 资料图


  全国一盘棋,2494名云南医疗队员闻令而动、英勇逆行,先后紧急驰援湖北、上海、海南、贵州。


  疫情防控进入“乙类乙管”后,全省医务人员克服自身感染的严重困难,坚守岗位,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降病亡”。


  昆明成为没有大规模疫情、没有全员核酸检测、从未封城的极少数省会城市,大理、丽江等地迎来游客“井喷式”增长的同时未发生疫情,广大农村地区平稳度峰,全省经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水平,重拾生活激情,重燃昔日烟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成为全国人民的向往。实现了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


精准施策

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主要的致贫原因,占到总贫困人口的近1/4。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也是扶贫的关键环节之一。


图片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启动“寻找免费救治贫困先心病患儿”活动,医生在德宏陇川筛查先心病 资料图 陈飞 摄


  28周,体重仅1000克,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是迪庆藏族自治州医院儿科不久前成功救治的胎龄较小的早产儿。该患儿从辅助呼吸到箱内吸氧,喂养从胃管到经口,体重长到2100克,奶量足,住院60天后带氧出院。


  脱贫攻坚之前,该院没有新生儿科,儿科的短板造成该州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在省卫健委部署下,昆明市儿童医院加大对迪庆州医院的对口帮扶力度,派出专家队伍采取“组团式”帮扶措施,帮助提升州、县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迪庆州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迪庆州儿科“从无到有”,迪庆州人均期望寿命逐年提升。


  “我们为当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该院新生儿内科疾病外转率由58%降至几乎接近0。”昆明市儿童医院院长张铁松说。


  健康扶贫要做到“靶向治疗”。在健康扶贫中,云南省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出台《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累计救治36种大病患者约20万人、白内障患者2.1万人。其中,针对迪庆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昭通市贫困程度较深地区,建立共同推进机制,联合制定专帮方案,因地制宜提供“保姆式”结对帮扶。贫困患者住院报销比例从2016年的61.15%提高到2020年的89.40%,人均自付费用从2442元降低到693元。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如期实现全省因病致贫返贫的28.28万户112.49万人全部脱贫。


图片

资料图


  目前,云南省深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水平。


改革创新

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县医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数量实现从0到130家的历史性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慢病管理中心全覆盖……近年来,全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图片

在独龙江乡巴坡村,村医孟文新给独龙族老人马桂英测量血压 资料图


  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线上查房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生物治疗中心如期开展,郭军通过视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肾癌等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规范治疗方案。


  为了让云南广大肿瘤患者能够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今年3月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以每月一次到现场指导工作和每周五线上查房的方式为肿瘤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省外专家请进来的同时,该院聚焦医疗资源下沉和辐射,选派大批业务骨干到基层开展医疗帮扶,为基层培养一批肿瘤防治“前哨医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着力构建起集肿瘤预防、筛查、诊疗、康复于一体的肿瘤防控体系,全力提升区域内肿瘤防治水平。


  推动“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决,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是深化医改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心血管病、呼吸、肿瘤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户云南,建设43个国家级、6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120个州市分中心,实现16个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全覆盖。在县级创新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创建比例居全国前列,101家县级医院入选国家首批“千县工程”,51.7%的乡镇卫生院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每年抢救3.5万人次以上。州(市)中医医院实现全覆盖,96.8%的县级中医医院诊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要求。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对乡村医生养老保险作出制度性安排并给予财政保障,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


图片

巧家县人民医院医生给患者做手术 资料


共建共享

持续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在2021年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复审中,云南省平均分819分,位居全国前列。”省卫生健康委爱卫办负责人说,全省129个县(市、区)历史性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持续巩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成果,全面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6个,省级卫生村473个,全省城乡环境更加健康宜居。


  近年来,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3.1%,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19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历史性实现消除疟疾目标,12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地方病消除或控制标准,艾滋病防治在全国率先实现“3个90%”目标,平均每年为近350万名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筑牢免疫屏障。建成83个省级以上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其中20个国家级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化管理,制定发布27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数量居全国第二,完成4800台AED部署和人员培训,修订《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全省医养结合床位达到4万张。


图片

地铁站内的AED设备 资料图

  此外,云南省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在卫生健康领域落实见效,先后与越老缅等周边国家合作,建立跨境传染病联防联控试点地区20余个,防控病种涵盖疟疾、登革热、艾滋病等对当地群众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病种。面向周边国家开展“光明行”“爱心行”等民心工程,面向南亚东南亚健康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图片

在老挝万象,“光明行”医疗队成员为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复查 图源:新华社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云南省将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医防协同,更加注重质量优先、均衡发展,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