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活,专注健康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轻松幽默,洞察错误生活方式

通俗易懂,科普正确疾病预防

日常食材,烹出健康美味人生

普及健康知识

提升健康素养

增进全民健康

进入秋季,我们就发现无论是在办公室、地铁、公交车等地方,都会不时听到“咳咳”干咳的声音,从嗓子干、嗓子疼、喉咙痒,慢慢变成咳声不断,短期内还很难治愈,尤其老人和孩子,不少人问道这该怎么办?那秋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咳嗽?如何辨别不同类型的咳嗽?秋季咳嗽又该如何预防呢?今晚21:47,《云享健康》特邀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陈丽娟,一起来聊聊秋季咳嗽养生的那些事儿。


秋季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咳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三,其一,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伤人最易伤肺。想一想,在秋季人们是不是常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的感觉,这就是“燥气”的作用。再则,人们在炎热的夏季,过度汗出,容易伤津耗气,若不注重体质的调理,正气尚未复原,又进入秋燥的季节,燥邪更易乘虚伤肺,引发咳嗽。

其二,秋天易发过敏性疾病。秋季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比如粉尘、花粉等,在我们呼吸的过程中更容易附着在我们的呼吸道上,造成严重的呼吸道炎症反应,诱发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疾病。其三,秋季早晚温差大,易发感冒。让先天肺脏虚弱的患者,或者本身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因感冒复发加重病情。

小心了!秋咳找上门了

秋天,不少人出现或轻或重的咳嗽,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工作、生活。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方法,去对付秋咳。不过“治”咳先得找到“根”。

秋咳的原因有二:外感(风热、风寒、风燥)咳嗽和内伤(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咳嗽。

止咳药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辨证选用止咳的效果也就不好。
对于止咳来说,方法是很多的,但是我们外感咳嗽要先分寒、热、虚、实,然后对应的去调理,也就是性的要散热,燥性的要滋阴,寒性的要散寒

风寒咳嗽

大家现在都能很明显的感受到了气温是早晚凉,但是中午还是有些热的,有些人可能早晚不注意加衣服,就容易受寒,出现寒咳。

寒咳的身体表现:头痛 鼻塞 流涕 痰液稀薄呈白色泡沫状 恶寒 发热 无汗

治疗宜散寒宣肺

风热咳嗽

秋天除了燥,其实还有“秋老虎”,另外因为燥也可能会很容易上火或风热感冒而引发咳嗽。
热咳身体表现:咳嗽痰稠 色黄 不易咳出 胸闷气促 咽喉疼痛 
发热 微恶寒
治疗方法:宜疏风清肺

燥热咳嗽

秋季是真的干燥,很容易损伤津液,所以会因为燥而引起咳嗽。
燥咳典型症状:
1、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
2、口干咽燥

治疗法: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想要治疗内伤咳嗽,就得找根源,挖病根了。因“鼻”致咳:鼻后滴流综合征。它的特点是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壁黏液附着感;通常是由鼻炎或者慢性鼻咽炎引起。因“胃”致咳: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中医治疗可从疏肝理气和胃角度入手。因“喘”致咳:这类咳嗽具有喘的实质而无喘的表现。如果咳嗽超过2个月则应考虑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可能。治疗当疏风宣肺、降气缓急。

秋季养生: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之疾

有咳早治、无咳早防,防咳重于治咳。那怎么防治秋季咳嗽呢?中医推荐:呼吸操。预防秋季感冒和咳嗽的发生,除了良好的生活作息,加强锻炼外,合理饮食也是很有必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