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和煦地照耀在女孩们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上,伴着《红梅赞》《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几百名女孩们挥舞着红色扇子,跳着欢快的舞蹈。随后,课间操在“学习学习再学习,奋斗奋斗再奋斗”的集体口号中结束。 这是10月26日9点40分记者走进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见到的一幕。 校长张桂梅告诉记者,孩子们每天课间操跳半个小时。舞蹈是学校专门请艺术人员编排的,踏着歌曲的节奏,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把信仰传播进女孩们的心灵。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记者采访了张桂梅,写出报道《“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张桂梅想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想被社会广泛所知。 新华社记者林红梅(右)采访张桂梅。龙军 摄 时隔16年,又见张桂梅。 张桂梅拉着记者的手,缓步走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2008年女高成立时,这里是荒山,是深沟。他们开山把深沟填起来,才有了今日的操场。她拉着记者的手,走进教学楼,步履有点蹒跚。这栋楼是2008年在荒山中建立起来的。 走进张桂梅的办公室,两张对在一起的课桌,一把椅子,几张长条凳,朴素干净。唯一特殊的,是靠窗放着的氧气瓶。 张桂梅拉着记者在长条凳上坐下。她的额头上仍鼓着包,如同记者16年前见到她时一样。被诊断为额骨骨瘤,大夫建议手术治疗,她拒绝了。除了骨瘤,类风湿性关节炎使她全身骨关节肿胀、疼痛,合并有类风湿肺纤维化,偶有呼吸困难。 记者心疼地看着她。她笑了:“政府很关心我,安排专门的医生给我看病。”她接着自豪地谈起她的女孩们。女高现在有三个年级,481人。每天从早上6点到夜里12点,她一直在孩子们的视线里,陪伴激励着孩子们。 “孩子们多数来自大山里,学习基础差,奋斗才有出路。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铁的纪律、铁的信仰、铁的信念、铁的担当是学校的管理理念。”她说。 张桂梅与学生秀丽。龙军 摄 张桂梅是孩子们拼搏的榜样。 秀丽是一个秀气的苗族姑娘,正读高二。高一时,父亲去世,母亲患病,她不想读书了。张桂梅坐了一天多的车,半夜到了女孩深山中的家里,刚到就给县领导打电话:“我是张桂梅,这个女孩上学费用我解决,她妈妈活着你解决。”县领导第二天来到秀丽家里,安排女孩妈妈看病,看病的费用由县里来筹集。 刚上完地理课的秀丽大大方方地站在记者面前,脸上带着自信的笑:“我要考师范学校,像张老师一样教书育人。” 秀丽基础不好,但很用功。“上次月考我考了第12名,我一定能考上大学。”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采,“张老师很强大。我要把她的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做到她那样。” 张桂梅和华坪女高一对双胞胎学生。龙军 摄 高三年级有对双胞胎姐妹,父亲因母亲连生女孩便离开了她们。两个女孩对记者说:“我们一定能考上大学,女孩也一样能成才。” 张桂梅让山里女孩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女子高中成为女孩们梦想升起的地方,2000多名女孩因女高走出了大山,上了大学。 张桂梅不看重升学率。她说:“女高最精华的教育理念是让孩子们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有力量。让她们明白读书是为了什么,成绩好能干些什么。” “高一新生入学,要抄党章。”张桂梅介绍,“要让学生们知道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每天的课间操除了跳红歌舞,下午第一节课下课时,还要唱红歌。” 云南丽江市华坪女高学生在上课。龙军 摄 她组织孩子们走进工厂、走进水电站、走进部队、走进消防队、走进南方电网,看各行各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井底之蛙怎么会有动力?接触社会,让女孩们知道为了什么学习。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 张桂梅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滋养着女孩们,让为国作贡献的爱国主义观念悄然住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张桂梅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想让所有山里孩子都能走进大学,再回家乡,振兴乡村。”她笑眯眯地对记者说。 这所女子高中有52名教师,工资由财政发放。学校其余经费大部分来自社会捐款。“我保证每一分钱花到女孩们身上。”她眼里透着坚定。 记者看着她的午餐:土豆、黄瓜、茄子、米饭,看着她倒出止疼药和饭咽下,泪眼模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