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云南广播电视台出品

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

新媒体中心周卫平工作室摄制的

10集微纪录片

《守艺人》+《云南非遗60秒》

揭秘

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真谛所在

《守艺人》

《守艺人·笙者》

李扎思拉祜族芦笙制作非遗传承人。今年67岁的李扎思,已在芦笙制作技艺上耕耘了四十多个年头。

图片

制作芦笙时,除了日积月累的经验,李扎思还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他将所有耐心、专注倾注在芦笙每个微小的组件中。簧片调试的软硬程度,笙管的粗细长短,孔洞是否打磨得当,音质是否足够细腻,他都要一一过手,检查数次。只有完美的芦笙,才有出现在集市上的机会。

图片

拉祜族对于芦笙制作的传承责任一以贯之,从姐夫那里学到的技艺,李扎思也在尽力传授给更多人。

图片

芦笙,是拉祜族的魂。”一曲曲笙乐的鸣响,是窥见拉祜族生活、信仰和价值观的窗口,也是守艺人代代相传的传承之歌。

《云南非遗60秒》

,时长1《云南非遗60秒·拉祜族芦笙制件》

清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拉祜)聚时,亲戚令饮,吹笙为乐”。能歌善舞的拉祜族结合芦笙乐器,将日常所见编排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芦笙舞。舞步悠扬,音韵绵长的芦笙文化,共同铸就了灿烂的拉祜族文明。

拉祜族芦笙制作,于2006年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

拉祜族的创世史诗《牡帕密帕》,记载了葫芦育人的故事,因此,拉祜族也称“朋雅佩雅”,意为葫芦的儿女,跃然在民族文化图腾之上。承载着厚重文化的芦笙,成为了拉祜族最具代表性的精神象征之一。

图片

芦笙制作工艺精细,原材料的选取也十分考究,应时应季的泡竹,形状良好的葫芦,用心栽培的坚竹,在经过手艺人一次次的打磨、调音和组装后,才能最终形成一个音质优美的芦笙。

图片

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如同芦笙的回响,余音绕梁,悠远绵长。除了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和韧性,还在于守艺人植根内心的坚若磐石。他们的不遗余力,让音符旋律流淌不断,文明的火种绵延不绝。

看《守艺人》+《云南非遗60秒》

记忆生存智慧

传承生活技巧

弘扬思想光芒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