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张桂梅老师展开的讨论很多,在种种声音之外,其实我们最应该倾听的,是她本人的声音。
想为你荐读的,是三年前一期名为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的人物专访,当时看完,深受感动震撼的《夜读》写下:希望你不是最后一个认识她的人
三年多了,每每谈论起张桂梅老师,我们最该在意的是什么?其实循着她目光坚定不移处,看看她最关切的是什么,一切便有答案了。

图片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早上天还没亮,63岁的张桂梅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拿着大喇叭催促“起床喽,姑娘”“快点呗,还有两分钟上课了”,张桂梅笑着说,因为要求严格,她被姑娘们起了“魔鬼”“周扒皮”“半夜鸡叫”这样的外号。
图片
张桂梅不是校工,而是这所学校的校长。
这所学校很特别,学生大都来自云南省境内的贫困山区,而且都是女生。这就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
今年7月,华坪女高将送走她的第十届毕业生。去年,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

记者:这样的一个成绩,您满意吗?

张桂梅:不满意。

记者:为什么不满意?

张桂梅: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是双一流。双一流我也还想让她们上最高目标(的学校),清华北大。我想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

图片

记者:这个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对吧?

张桂梅:我们就没提“贫困”两个字。我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

图片


华坪女高招收的,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求学的山区女生。从2008年建校至今,共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华坪女高走进大学。
来自华坪县兴泉镇松竹村的陈明思,是今年毕业班中的一位学生——

记者:你准备报考哪个大学?

陈明思:我想考出去。

记者:考到哪里去?

陈明思:东三省。

记者:为什么要到东北去?

陈明思:因为那里比较远,不想局限在这个小小的地方,还是想走出去。我们那个村里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同龄人,就已经结婚了。

记者:结婚以后干什么呢?

陈明思:就是生小孩,干农活。

图片

记者:靠什么能改变?

陈明思:学习,靠知识。



如果不是突然的变故,张桂梅的生活原本与这些女孩毫无交集。
张桂梅,祖籍辽宁,17岁离开东北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喜洲是张桂梅丈夫的老家,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余生的归宿。
图片
然而不幸的是,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黯然神伤,申请从大理调出。

丽江市华坪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金沙江畔的一个小县城,张桂梅到这里的民族中学任教。

图片
从大理调到华坪不到一年,张桂梅被查出子宫内有一个近五斤重的肌瘤。由于之前给丈夫治病,张桂梅的积蓄很少……
张桂梅:我就想这是活不长了,我从医院走到学校,反正不太远,但是我走了很长时间,我就走,我就想生与死的这种抉择,就很纠结很纠结,就很难过很难过。我们学校老师知道了,他们说“你不怕的”“你治疗”“你不行还有我们”,后来,县长就来了,县长就说“张老师你不需要怕”“你别看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
张桂梅:我们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就给我捐钱。山里的(一个)妇女仅仅只有五块钱,她只是留着路费回家的,结果她把钱都给我捐了。当时我就在想着,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我却给小县添了这么大麻烦,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干什么?我就想做点事。


心怀感恩,张桂梅不遗余力地投入工作。但张桂梅很快发现,这里的教育环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不少。
张桂梅任教期间,民族中学里的女生不仅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

张桂梅:读着读着她就不来了,不来了我说是我的原因还是什么(其他)原因?我得去找。我就跑到大山里,因为这种大山里我也很少进很少见。我就跑进去,跑进去我一看不对。

记者:怎么叫不对?

张桂梅:才十几岁的姑娘,就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了。人哪儿去了?(家人)把她嫁走了。

图片

记者:那您有什么办法让她们继续读呢?您能出钱?还是说您能帮助人家家里面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张桂梅:我有钱,让村干部跟他去沟通,这个孩子我是一定要领走的,一定让她读书的。反正不要你一分钱,你不出钱我把她领走了,你还不愿意?

记者:那您挣的钱不是没完没了,有数啊。

张桂梅:有数,那我就自己少消费一点。

记者:再压缩,不消费你能做多少?

张桂梅:反正我可以管得了我这个班级的50多个人,我不让我教的这个班级的孩子因为贫困,因为交不起书费辍学。这个我不会。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健康女婴,张桂梅无儿无女,成了她们的“妈妈”。
图片
儿童之家和民族中学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张桂梅:大家在一起议论,意思就是什么年代了,她硬性地把男女给分开了,而且办一所女高不是那么容易的。

记者:您觉得人家说得有没有道理?

张桂梅:他说得有道理,但我不服气。你越说我越想干。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你想吧,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生了姑娘就丢?她不会。

图片

张桂梅:我们现在被她妈丢的那个姑娘,现在在一个城市里工作,她生的也是姑娘,她不但没把她姑娘丢掉,而且那姑娘(被)打扮得多漂亮教育得多好。她丈夫也是独生子,她要的也是独生女,我说你咋不生个儿子呢?她说老妈你忘了我的身世,你忘了我受到的教育。她是浙大毕业的。

记者:为什么她管您叫老妈?

张桂梅:儿童之家的孩子都喊我老妈。

记者:你只要培养出来一个女性的毕业生,自然而然这个变化就发生了?

张桂梅:对。我当时的初衷是解决低素质的母亲-低素质孩儿这种恶性循环。

图片
记者:为什么不可以男孩子一起来教?偏偏就教女孩子?
张桂梅:我举个例子得了,我家访,结果(这家)把我高三的姑娘留在家里干活,把小学初二的(儿子)送到县城来补习。我就问他妈我说你脑子有病?你姑娘高三要高考的,你不送她去补习你反而送他去读补习。她说“他是儿子”。当时我心里非常非常生气,所以我就觉得我再难,我办这个女高都是对的,我就把命搭上我都应该的。


除了观念上的差异之外,对于华坪来说,教育经费本就紧张,专门办一所全免费的高中谈何容易。
很多人说张桂梅的想法太疯狂,但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为这个旁人看来疯狂的梦想四处奔走。

张桂梅:当时我很傻的,我想这个事情是个好事吧,只要我提出来你肯定会支持,我跟你要你都会给一点。

记者:去哪儿要?

张桂梅:满大城市去要呗。就像乞丐一样的吧。那时候我是一个优秀教师了,政府就给我命名了,然后把我所有的报道还有身份证,所有的证件带齐了。我就拿着我那个证明跟你说,我说“你看我想办一所学校,你能不能支持我五块十块?两块都行”。

记者:人家给您的回应是什么?

张桂梅:骗子。好手好脚的你不干活,普通话还会说,戴个眼镜你出来骗钱花。



从2002年到2007年,张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筹款,但总共只筹措到一万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所需要的资金。

张桂梅:五年之后我实在是不行了,不行了我说只有放弃了。我就想这片大山,我的父老乡亲对不起你们了,要做这件事情我没做成。



图片
天无绝人之路,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转机出现了。
张桂梅:开党代会的时候我们县里给了我7000块钱让我买衣服,我把这7000块钱给买电脑了。然后带的裤子有点破,就被一个新华每日电讯的女记者逮着了,她说“你出来”,我说“怎么了”?她说“你用手摸摸你的裤子”,我摸了一摸是一个大洞。因为老家访老往山上跑,裤子坐来坐去磨成那样我没太注意。我说真的对不起,我说现在回去换也不行,北京的路这个堵法怎么换?她说这样吧,下午散了会我来接你,我问问你的事情。


第二天,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见诸报端。来自全国的支持,让张桂梅的女子高中梦有了变成现实的可能。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
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正式开学。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张桂梅担任校长,并吸引来了其他16名教职员工。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首届,共招收女生100名,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因为入学分数没有门槛,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这一点是张桂梅始料未及的。
图片

张桂梅:学生呢,我想这种读书的机会很少,很不容易,你努力学就行了。结果我没想到基础太差了,得从初中小学的东西补起。

记者:因为这毕竟是面对特殊群体的一个学校,有没有升学率或者你一定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个压力有吗?

张桂梅:他们说能够读上职大就行了,我说不干,要读职大用不着这所高中,用不着大家费这么大力气来办这个高中。一家人或者一个大山里面的希望,就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了。

张桂梅:我去家访,到了人家里,大片山好大好大,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之前)读不起的。我们这不收费人家来读了。她的爷爷奶奶就说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孙女读高中了。想想这个知识在山里人心里分量是什么?回学校我就把老师集中了,我说“你们说吧,干就干?不干你们辞职走人”。

记者:干吗这么逼人家?

张桂梅:要逼的。我说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大片山的,不是一家的孩子。我说“给我教出来,最少二本”。



这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就有9名提出辞职,但更让张桂梅感到挫败的,是6名学生的离开。
图片

张桂梅:孩子走了6个,6个我给找回来2个。去找的时候家长就骂我了,家长说我们家没钱,我们家借不着钱,我说别管怎么着,你没钱你得跟我走。拿个高中毕业证也是好的。她说老师讲课我听不懂,我说不怕的,我说咱慢慢学,从开始一个字一个字一道题一道题咱们算起,把姑娘往回捞。捞来捞去才捞回来2个,100个剩下96个,这96个怎么我都不让她们走。



然而,只剩下8个老师,华坪女高的教学工作近乎瘫痪。眼看学校快要办不下去,县里计划将学生分流到其它高中继续就读,并承诺依旧全免费。
心灰意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

张桂梅:一整理资料,我才发现8个人中6个是党员。我一下子我底气就来了,我希望就来了。我就把这6个党员找来了。我就说咱们有6个党员,如果在抗日战争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其他5个人就低个头。我说“你们说怎么办吧”,他们说“你说怎么办”,我说咱们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我们没有钱,在二楼画了一个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我们6个人第一次宣誓,我们没宣誓完,全哭了。

图片



此后,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休息,3分钟之内从教室赶到食堂,吃饭不超过10分钟,在女高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张桂梅:所以,我们要付出的不是一般老师所付出的。男老师结婚的时候,头一天结婚,仪式办完了马上就回来上课。(就花费)一天半天。有一个女老师做肿瘤手术,我说你请假吧,她说“医生说你能穿衣服我就回来,我不请”。孩子们拼命开始刷题,开始做题。人家说做题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我们只有这个办法,看着孩子那个样子我们也难过。

记者:拼了?

张桂梅:这个就叫“拼了”,我不这么干我的学生就上不了浙大。(现在)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可以考到厦大,川大,武汉大学都可以上啊。

图片

记者:那您要付出什么?

张桂梅: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我们老师说别人教书付出的是什么,我们这里面是用命换来的,确实是的。



2011年,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本科上线69人,综合上线率达100%,张桂梅交出的成绩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从2011年起,华坪女高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首届的4.26%上升到2019年的40.67%,排名全市第一。
图片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她患上了肺气肿、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10余种疾病。6年前,因为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张桂梅停止了授课,转当后勤。她是校长,也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

张桂梅并没有自己的家,12年来,她的家就在学校三楼的学生宿舍里。

记者:您完全可以在一楼找一个宿舍。

张桂梅:那你要上来查,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查。

记者:哪个是您的床?

张桂梅:这是我的床,谁给我叠被子了。

记者:您干吗守着门口?

张桂梅:有什么事我不就可以第一个跑出去,可以(保护学生)安全啊。

图片


记者:您第一个跑出去?

张桂梅:我第一个跑出去,我可以挡点什么。

记者:没有自己的生活吗?每一天每一夜都跟着这些孩子在一起。

张桂梅:事实上也不是说自己不想有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张桂梅:当我走进这个地方,走进这个县,走进民族中学,走进孤儿院这群孩子当中,实质上象征我也就走进了贫穷。那个时候我没有那种思想准备,我只是说我干一两年吧,结果没想到自己一陷进去就没拔出来。



12年里,张桂梅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等40多项荣誉称号,她把全部奖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资累计100万元捐献给了山区的孩子们和教育事业。
图片
每年寒暑假,她都坚持到贫困山区做家访,把“知识改变命运”“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
记者:张老师您说人这一辈子活的是什么呢?
张桂梅:当听着学生高考成绩、大学毕业以后,这个学生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我们值了。有的学生大学毕业了,第一个月工资全部自愿捐回来。后来我们县委书记跟我说,我们政府有能力养这所学校,孩子们不容易,让她们家长和孩子们享受她这份工资吧。
图片
张桂梅:我希望她们能够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党和政府就足够了。

图片

记者:您觉得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张桂梅:我这辈子的价值,我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的,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就对我是最大的一个安慰。

图片

张桂梅的手



配图 | 综合自《面对面》节目 视觉中国



图片

深深的敬意,长长的祝福,

给我们永远的张桂梅老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