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观察 时间:1月25日上午 事由: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一组界别联组协商会 主题: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 1月25日上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一组界别联组协商会。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到会听取委员意见建议。 按照“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对关键性问题深入调研思考、积极献计出力。 “出6道题目,大家一起思考和推动。”王宁说。 “答”题一:民生保障 “我们的任务是,让老百姓有更好的收入、更好的就业、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王宁指出,实现这一目标,要抓好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就地就近就业、教育卫生补短板、关心关爱“一老一小”4件事。 ①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以组织化促进市场化,把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组织、整合、联动起来,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② 就地就近就业——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农村“一老一小”问题的治本之策。 ③ 教育卫生补短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好医院。 ④ 关心关爱“一老一小”——像过去抓脱贫一样,摸清底数、逐户造册,精准到具体人抓实抓好。 “希望各级政协组织,特别是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界的委员,发挥各自优势,多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王宁表示。 “答”题二:产业培育 云南经济不强,主要还是产业不强。 为破解这一局面,近两年来,云南坚持“六个大抓”,连续8个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会,推动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在2023年历史性突破50%。云南工业正由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 不久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云南要闯出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布局未来产业。 “今后2到3年,是我省壮大产业的重要机遇期。”王宁指出,要抓住产业转移机遇,将发达地区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与云南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嫁接”起来,在转移中实现新的升级,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工商联和经济界的委员,很多就是企业家,对企业愁什么、盼什么最清楚,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答”题三:开放发展 新发展格局下,云南加快开放发展更为紧迫、机遇更大。2022年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全面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磨憨国际口岸城市。 一年多来,昆明市整合资源、探索创新、优化布局、深化合作,昆磨联动发展效应持续显现。 “截至目前,征收土地3400亩,开工建设87个项目、总投资173.58亿元。”省政协委员、昆明市政协主席杨皕介绍,托管以来,当地人口从2022年的2万人增长到目前的3.4万人。2023年,磨憨口岸预计进出口货物802.5万吨,增长41.61%,出入境人员162万人次、增长431.75%。 作为我省加快高水平开放最直接、最成熟的突破口。2023年,中老铁路全年完成客发1659.8万人、运输货物1781.7万吨、跨境运输4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1.3%、42.8%、89.3%,发送跨境旅客11.1万人。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安策介绍,中老跨境旅客列车顺利开行,出入境时间由3小时压缩至2小时,创新推出“沪滇·澜湄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产品,实现了客货两旺。 依托中老铁路这条黄金大通道,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时期。 “截至2023年12月,特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已投资金额约12亿美元,入区企业累计917家。”海外侨界代表人士、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席周昆介绍。 “我们要趁热打铁,举全省之力,加快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打造滇中地区+中老铁路+磨憨磨丁的开放组合,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共享发展样板。”王宁希望各位政协委员,特别是侨界、经济界围绕这个思路,调动资源,发挥作用,有力推进辐射中心建设。 “答”题四:能源电力 数据显示,云南电力装机已达1.3亿千瓦,绿电装机、发电占比均为9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会上,省政协委员、云南电网公司董事长甘霖分析了当前云南的能源电力形势:“十四五”前3年,云南用电需求年均增速约12%,但同期发电量增速仅4%,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发展中的变化、‘成长中的烦恼’。” 能源电力保供,牵一发而动全身。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力以赴稳住能源电力这个支撑。 “甘霖委员讲到‘成长中的烦恼’,克服这个‘烦恼’就要加快把电源做大。”王宁认为,云南要围绕保供、储能和绿电价值实现这三个关键,立足长远、加快谋划、抓紧行动。 “建议云南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级新能源实验室和研发平台。”省政协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曙平表示,云南应积极布局“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希望政协发挥人才优势,多作系统性、前瞻性研究,积极推动实施,做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王宁表示。 “答”题五:旅游发展 旅游是云南的金字招牌。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数达10.4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万亿元,“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叫响全国。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标志着云南旅游从美丽风景的单一旅游体验转向对美好生活的综合体验。”省政协委员、云南秘境百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飞豹建议,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产业,将户外运动资源优势转换为户外运动产业优势,以奔跑的视角宣传大美云南。 “旅游+体育很好,户外运动、徒步游等消费很可观。”王宁鼓励金飞豹不仅是参与者,更能成为推动者,助力云南建设世界级户外运动新高地。 “我愿意为云南奔跑,为家乡攀登。”金飞豹回应道。 “当前,云南旅游还一定程度存在‘小、散、弱’的现象,旅游消费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体现得还不够充分。”省政协委员、省文联主席孙炯建议,加快构建高品质旅游度假场景,摆脱“粗放型、资源依赖型”的市场惯性,精心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一核心品牌。 “我省旅游的‘流量’起来了,但还没有走出门票经济的老套路。”王宁希望大家为云南旅游发展多提建议、多作宣传,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引领文旅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酒香也怕巷子深。文化艺术界的委员,可以用好手中的资源,推出一批高端策划和设计。” “答”题六:金融支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我们统筹全省76个分支机构,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客户,加大对‘五篇大文章’项目的支持。”省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余立松举例说,为支持云南做好“土特产”文章,银行强化普惠金融,对涉农产业小微企业加大支持力度,推动云花、云茶、云药、云咖、云果、云菜等农业产业发展。 “余立松委员讲到普惠金融要加大对涉农企业支持力度,我很赞同。”王宁指出,要加强对产业培育、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水平。 2023年3月,云南创新建设“融信服”平台,归集了税务、公安、市场监管等38个省级单位的276类、3700多项涉企数据,通过数据进行信用评估和贷款,有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缺渠道问题。 “运行10个多月来,累计授信贷款超820亿元,收益企业5万多户,在全国具有示范性。”王宁指出,只要找准需求、勇于创新,云南的金融一样可以实现新突破。 “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王宁希望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多出好主意,为发展建真言、为改革谋良策、为民生支实招,同心同德书写云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