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中唐诗人王建写的,题目叫《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十五夜,这里是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之夜,郎中是当时的官名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
整个题目《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说中秋节之夜,诗人望月思远,想念好友杜郎中,因而写了这首诗送给他。诗人是怎样表达对友人思念的呢?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的前两句描写深夜中的幽静景象。第一句“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的中庭即庭中,也就是庭院。中庭院中怎么样呢?诗人写了三种景象。第一种景象是地白,地面上呈现出一片白色,像是下了一层霜一样,这是指庭院中洒遍了皎洁的月光。“地白”两个字不仅可以让人想见月光如水的中秋之夜,那一片空明澄澈的境界,还说明了夜色之深,已经是月照中天的时候了,月光是垂直的照射下来的,因而才能使地面变得一片霜白。试想,如果是月轮初生,自然不可能出现地白的景象。
第二种景象是树栖鸦,庭院中的树上安静的栖息着过朽的乌鸦。这里的鸦当然并不单指乌鸦,而是泛指鸟雀。树栖鸦三个字,不仅可以让人想见月夜中万籁无声的那种寂静的境界,也说明夜色已经很深了。当初月出东山,雀儿惊飞不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喧闹,慢慢适应了,聒噪声才渐渐平息了下来。现在它们终于进入了梦乡。
第三种景象就是第二句所写的冷露无声湿桂花。秋天的露水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这里露的出现,除说明当时的天气晴朗而无风之外,还说明时辰早过夜半,已经接近凌晨。而冷露之冷,不仅仅是指露水,主要是形容诗人因有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心情的寂寞和凄冷无声。湿桂花的无声两个字是说明露水不大,刚刚把桂花沾湿而没有下滴。用无声来描写露水湿花,表明诗人对景物的体察之细。而这样细心的人,想必他这时还一定闻到了桂花的香气。自然,无声两个字也说明当时环境是多么寂静。如果是处于嘈杂喧闹之中,又怎能觉察出有无滴露之声呢?然而,尽管露水不大,既然桂花已被打湿,说明经露时间不为很短,从而也说明时辰已经不早。那么诗的前两句“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描写景象之幽,夜色之深呢?
显然,这里的写景是为后面的抒情服务的。因为在如此美好、如此幽静、如此温馨的夜晚,自然最容易逗起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写夜色之深,实际上也是暗写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为什么天这么晚了还不睡觉呢?显然,这是因为想念朋友的缘故。
诗的后两句巧妙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说今夜月明,中秋赏月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因此人尽望。尽是都、全的意思,人尽望,人人都在望月。然而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望月又是和怀人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感慨了。在这些争相望月的人们当中,难道每个人真的都在思念远方的亲朋吗?所以他不无调侃地说“不知秋思落谁家”,不知道哪家是在真的望月怀人呢?言外之意是说,尽管今夜月明人尽望,然而真正思心念远的又有几人呢?
秋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这里指思心念远之情。“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里诗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手法很妙,他不是直接地抒发对朋友的执着的思念,而是通过否定别人来强调自己似乎当时望月思远的唯有自己一人而已。而肯定自己又不明说,只是让人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话说得既十分绝对又非常委婉。然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尽管诗人没有明说秋思究竟落谁家,但我们相信当杜朗中读这首诗的时候,在他的心目中,答案一定是不言而喻的。听众朋友,您说是吗?
好,现在我们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首诗给大家再朗读一遍: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