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

位于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内

碑高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

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

阳刻碑名

阴刻楷书碑文

民族团结誓词碑 陈飞 摄

这块碑

被誉为

“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

“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人类民族史上唯一的丰碑”

“新中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物证”

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

它是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上各民族代表歃血盟誓“同心同德,团结到底跟党走”的历史见证;

是党领导各族人民,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取得民族工作伟大胜利的标志;

是各民族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不朽见证;

是普洱边疆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象征,也是全省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缩影。

这块传奇的誓词碑

有着怎样的故事?


1950年5月

普洱解放

当时的普洱区辖15个县,即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临沧市沧源县,人口120万左右,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回、傣、布朗、苗、瑶、壮、基诺、傈僳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70%。

1950年8月

党中央从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巩固边疆稳定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从全国各地的兄弟民族中选派代表,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国庆盛典。

在各级党委的协调下

召存信、拉勐、李保等

各民族的土司、头人及随员兼翻译

组成了43人的普洱区赴京国庆观礼民族代表团

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盛典

代表们分两条路线出发:沧源、西盟、孟连三地的代表到勐主汇合,之后到祥云,再到昆明;版纳的代表从勐海出发,到车里(景洪)汇合,之后到普洱与普洱的代表汇合,再到昆明。9月26日,普洱区全体代表团在昆明集中。此时,距离国庆观礼的日子越来越近,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派了飞机到昆明,于9月29日把代表们接到了重庆,并受到西南区党政军领导的热情接待。9月30日,代表们顺利抵达北京。当晚便接到通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设宴招待各民族代表团和中外来宾。

10月1日一大早,代表们被安排到天安门城楼的左边观礼台上进行观礼。只见天安门广场上受检阅的陆海空三军阵容雄伟,工人、农民、学生队伍一队接着一队,文艺大军载歌载舞,“毛主席万岁”的呼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热烈、感人。

资料图 新华社 发

观礼期间

代表团一行在北京中南海

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在北京,代表们四次见到毛主席,毛主席还给每一位代表赠送了呢料制服、衬衣、皮鞋、袜子、毛巾、牙刷、口缸等物品。

10月28日,大家联名写信感谢毛主席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北京,在毛主席的亲自安排下,分别到天津、南京、上海、武汉等各大城市,参观部队、工厂、学校、农场、博物馆、展览馆等,均受到各地党政军领导和地方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这次入京观礼

使代表们开阔了眼界

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

深感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1950年12月初

代表团回到昆明

12月26日回到普洱

当得知代表们即将返回普洱时

普洱地委就根据边疆实际

决定在当时的专区所在地宁洱县城

召开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

1950年12月27日

在会议上

代表们介绍了国庆观礼盛况

和毛主席接见代表团时的情景

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边疆各族人民的祝福与期望

与会各兄弟民族倍受温暖、群情振奋

有人提议立碑志喜志庆

与会者纷纷响应

会议采纳了西盟代表李保的建议

决定按照佤族的风俗习惯

举行剽牛仪式

并竖立民族团结誓词碑

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全体代表留影(宁洱县档案馆馆藏)

1951年1月1日

宁洱县城附近村寨

各族兄弟姐妹数千人

汇聚到普洱红场

按照当地民族习俗

隆重举行了剽牛饮血酒发誓结盟仪式

1951年1月剽牛盟誓(普洱市档案馆馆藏)

剽牛成功后

代表们喝过鸡血酒

一起举起了右手

大家共同宣誓——

我们26种民族的代表

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

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

喝了咒水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

团结到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

此誓

这段庄严的宣誓词

也成了“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碑文

随后

傣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

回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白族等

各族各界的代表人士48人

分别以

傣文、拉祜拼音文、汉字

在写誓词的红纸上自愿签名

最后落款是

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

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

民族团结誓词碑由此诞生

资料图 雷桐苏 摄

签字代表

召景哈、喃巴独玛、叭诰、召贯、独弄诰、李扎丕、左朝兴、张翰臣、方有富、李老大、李光保、马朝珍、李保、拉勐、陶小生、张石庵、李扎迫、麻哈允、魏文成、萧子生、赵布金、高寿康、白开福、朱正福、何德、龙云良、阿街、李世祥、罗恒富、李学智、王开林、陶世文、张玉保、李万学、张绍兴、杜阿尼、黄阿独、的金、叭弄诰、召根海(刀焕贞)、昌恩泽、雷同、唐登岷、张钧、曾从信、方仲伯、谢芳草、李吉泰

荣誉

1951年1月1日,民族团结誓词碑立于普洱红场;

1985年12月15日,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成立,誓词碑被移到了县人民政府大院内;

1986年3月,民族团结誓词碑被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2月,被移到民族团结园;

2001年1月,被命名为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8月,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称号;

2010年8月,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雷桐苏 陈飞 胡妤雅 摄

73年来

民族团结誓词碑屹立在宁洱县

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也见证着云岭大地各民族

风雨同舟、团结奋进的壮阔历程


新征程上

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弘扬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

把光荣的历史精神转化为

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强大动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