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1,红河鱼螈现身云南,我国有了第二个无足目

应用介绍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云南省发现无足目两栖动物红河鱼螈。此前,中国无足目仅有版纳鱼螈一个物种,红河鱼螈的发现增强了我们对中国两栖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两栖动物中,大家熟悉的有娃娃鱼、蝾螈、蛙、蟾蜍等等,那么鱼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它为什么会如此珍稀?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专家的讲述,一起了解一下。


▲像蚯蚓却是脊椎动物、像黄鳝却又不是鱼,红河鱼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种?


红河鱼螈,隶属两栖纲无足目鱼螈科鱼螈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饶定齐介绍,“从外型上看跟蚯蚓有点相像,但是鱼螈是脊椎动物,它是有眼睛、有嘴巴的,嘴巴里面还有牙齿,蚯蚓是没有这些的。”

红河鱼螈


此前,这一类别下我国仅有一个物种,那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发现并发表的物种——版纳鱼螈,在云南、广西和广东等省区有分布。饶定齐介绍:“鱼螈是两栖动物的一个类型——无足目的代表。我们知道现生两栖动物共有三种类型: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会跳的这种——蛙类和蟾蜍,这是无尾目;另外有一类是有尾目,有四肢、有尾巴,像娃娃鱼,就是大鲵,还有蝾螈;无足目在这三大类型里边数量比较少,这一类型没有四肢,尾巴也不是很明显,看起来好像没有一样。红河鱼螈主要生活在溪流边,水质、周边的植被非常好。现在知道的这个物种就只在我们采到标本的,很小、很局部的一个环境里边有分布。”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

近日发表无足目两栖动物新物种——红河鱼螈


▲根据研究人员的初步调查,红河鱼螈目前已知只生活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非常狭小的范围内,红河鱼螈,是如何被发现的?


据介绍,鱼螈所属的无足目两栖类动物虽然在全球均有分布,但种类也仅有220多种,饶定齐解释,这种物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成为了“相对脆弱”的一类,同时,还仅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对生境要求比较苛刻。

红河鱼螈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饶定齐收到一张来自红河州的照片,他惊喜地发现,这就是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在寻找的鱼螈。饶定齐说:“在红河州金平县有个叫马鞍底的地方,在路边见到一个动物,已经死掉了,干的,形态也不是很好,发照片给我,我就说这是鱼螈,但是是哪一种不确定。后来我们就去金平县分水岭自然保护区五台山片区做一些调查,2024年6月份左右,我们第三次去,确确实实见到活体了,它跟版纳鱼螈很明显的一个区别是体侧没有纵向的黄色条纹,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直以来,我们国家无足目两栖动物一直都只有一种记录,现在能够把它增加到两种,这还是比较重要的。”


▲如此珍稀、脆弱的一种新物种,该如何有效保护?


红河鱼螈的生境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饶定齐表示,红河鱼螈的发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自然保护地保护修复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让以往可能隐迹山林的极小种群数量有所扩大,让研究人员得以发现。“我们后期还是尽量把它的分布范围调查清楚,对物种状况做比较详细的了解。鱼螈在我国就两个种,保护工作还是应该好好做一下,它是很脆弱、很被动的,依托非常好的环境生存,没有生存条件,它马上可能就消失了。”


记者/ 王泽华 相海坤 张希熙

图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