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第六天 这是云南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应用介绍

8月24日,云南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主题报道再上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洱海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和“生态之治”的精彩转变。


     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样是“高原明珠”的滇池,从20世纪50年代的一类到二类水质,到90年代彻底恶化为劣五类水质,水葫芦疯长,蓝藻水华大规模暴发,成为中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央媒体采访团的记者们了解到,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滇池污染治理列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抓好控源截污、精准防控、科学补水和生态增绿,攻坚克难近二十余年,终于一点点擦掉了高原明珠上的尘埃。

 



     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五类改善为全湖五类,摘掉了“劣五类”帽子;2018年上升四类至今,滇池全湖水质连续6年保持四类,滇池水质、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改善。水清岸绿的滇池,游客纷至沓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统计,2023年累计接待人次2368.06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62.16亿元;而2024年仅上半年就接待总人数1218.01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168.86亿元,增长幅度近30%。

 

    “我们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保护生态与振兴产业齐头并进的路子。”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滇管水务局副局长熊华告诉记者,以捞鱼河湿地为例,在坚持湿地保护的同时,进行有规划、有步骤的旅游开发实践,目前年收入已经基本能覆盖湿地保护的费用支出,“这是真正地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给滇池的保护和开发开了个好头。”

 



     在滇池流域放流土著鱼类金线鲃鱼苗,已经成为昆明居民一年一度的热点话题。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杨君兴团队一直把土著鱼类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作为研究方向,把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金线鲃人工繁育技术,向水产推广站和养殖企业进行转让和扶持,使其成为首个以国家级保护动物为基础培育获得的水产新品种,产业成果初见规模。团队相继开展了抚仙金线鲃、鱇浪白鱼、大理弓鱼、大头鲤等其它云南土著鱼类的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研究,为云南省土著鱼类可持续利用打开新篇章。

 


     而对于西山区滇池“巾帼打捞队”的队长李云丽来说,从上世纪90年代自发义务打捞滇池垃圾杂草,到如今正式成为环卫企业的职工,姐妹们都从传统渔民成为了领工资的环卫工人,这也是她们从滇池治理保护开发当中获得的收益。

 

     中国妇女报的记者张凌漪对此颇有感慨:“她们为滇池保护奉献了三十年的巾帼力量,与滇池的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共同成长,切实享受到了绿色发展的成果。”

 



     在普洱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迈山古茶林,“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央媒体采访团的记者来到大平掌古茶林探访。大平掌古茶林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1 公顷样方内生长着 1718 株各类植物,其中茶树 1585 株,占植物总数 92.3%。其中的“蜂王树”高约 50 米,枝干上筑 有大约 70 个蜂巢,犹如电影《阿凡达》上潘多拉星球的神树一般,蔚为壮观。

 



     翁基古寨是布朗古村寨,如今客栈、民宿、茶店随处可见,居民在发展各种服务业的同时,继续秉承着“与茶共生”的传统生活习俗与“原生态多样化”的朴素种植理念,使得布朗族原生态文化完整保留传承,吸引大批游客旅游观光。

 


     2023年,景迈山接待外地旅游人数34.68万人次,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收入1.58亿元,茶产业总产值3.14亿元,人均茶叶收入超过2.1万元,同年10月,景迈山也获得了国家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走出了一条“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近年来,云南实施绿美行动,健全生态保护机制,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碳汇产品、绿色食品、“绿电+先进制造业”等,既增绿,又增收,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绿色产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