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在文化里逛洱源”网络主题活动开展“民族音乐之旅”主题采访,网络大V和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洱源县右所镇,在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中欣赏腊坪吹吹腔、白族纸扎;在“网红稻田”旁沉浸式观赏白族耍马舞、霸王鞭舞、邓川汉调、西山白族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传统艺术和技艺正在消失,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洱源县右所镇文化站站长赵勇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主题采访活动中的直播、媒体报道,以及网络大V等不同渠道和力量,将吹吹腔、耍马、板凳龙、纸扎等传统文化艺术展示出去。

 
吹吹腔戏

在洱源,不管是平常劳作时,还是逢年过节、操办喜事丧事,人们都要唱吹吹腔戏。吹吹腔,亦称吹腔、唢呐戏,是白族独有的少数民族传统戏剧,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吹吹腔戏表演民间艺人 赵振磊/摄



在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中,洱源腊坪吹吹腔戏精彩上演,身着戏服的两位表演者跟随唢呐、锣鼓伴奏,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为广大网友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戏曲演出。



 
白族纸扎

白族纸扎主要流传在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云龙县等白族聚居的区域。洱源县的白族纸扎工艺独特、文化内涵丰富,是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洱源纸扎备受关注,央视、新华网等新闻媒体都作了介绍,纸扎作品还应邀在国内国外展览。2011年11月,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白族纸扎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飞梧为直播间的广大网友展示了白族纸扎工艺,其造型生动、技艺不凡的纸工艺展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而他们之中的部分老艺人为了参与这次活动表演,不辞辛苦从焦石村、腊坪村赶来。


白族纸扎手艺人展示纸扎作品 何新闻/摄



耍马舞/霸王鞭/邓川汉调

再把视线转到初秋的稻田,随着音乐响起,‘斯甘俏’艺术团的舞者们跟随律动,跳起了欢快的耍马舞,用竹篾扎成的马形道具,在“金花”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将马儿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表演的白族霸王鞭,随着“金花”们挥舞手中的山竹彩棍,配合欢快热烈的舞蹈动作,长鞭挥舞铜钱叮当作响,悦耳动听。


▲“斯甘俏”艺术团表演耍马舞 周拓/摄


洱源霸王鞭是大理州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广泛流传在洱源县各镇乡白族村寨,为自娱性集体舞,一般不表现具体的内容,主要体现欢乐热烈的情绪。舞蹈中使用的主要道具霸王鞭是一根山竹彩棍,相传是由楚汉相争时楚霸王的兵器演变而来,长约80厘米,直径约3厘米,上凿穿4对相对的长孔,每孔中串缀以3枚或6枚铜钱,鞭体用彩漆涂饰,两端还扎上花穗彩绸。跳舞时,长鞭挥舞时铜钱叮当作响,悦耳动听。


霸王鞭表演 何新闻/摄


这边舞罢那边又起,直播镜头里,只见在美如画的稻田里,身穿白族服饰的一男一女正在对唱山歌,对方唱罢又接唱下句,高亢的歌声在田野乡间回荡。在主播的介绍下得知,方才表演的山歌对唱正是在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一带广泛传唱的邓川汉调,其形式自由,凡一事一物、一花一木都可即兴编为调子演唱。


邓川汉调表演 杨润桃/摄


邓川汉调是白族男女用汉语对唱的山歌,堪称白、汉民族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在洱源县邓川镇、右所镇一带广泛传唱。其形式自由,凡一事一物、一花一木都可即兴编为调子演唱,但对演唱水平要求很高。既要有出口成章之才,又要有随机应变之功,在对方刚唱完就接着唱出下句,意思既要承上,又要有发展。2020年12月,邓川汉调被公布为第五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