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年级的小朋友上学期已经过半,幼小衔接阶段是否平稳度过?我们推出幼小衔接系列,从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来为一年级同学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提出一些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方法。

一年级的孩子需要具备和提高哪些自理能力?老师、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本期嘉宾:范正丽

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高级教师,“云南红云红河优秀园丁”,县级骨干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参与编写《学科与阅读》《微文化 强回声》等公开出版物。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自理包含了哪些内容?


一方面是自我服务性劳动,主要包含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穿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铺床单等内容。另一方面是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含扫地、擦桌子、洗锅碗瓢盆等内容。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哪些自理能力是需要提高的?


目前,很多家长宠爱孩子,这导致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弱,许多孩子只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而忽视了自身的责任,经常出现“自己的东西丢了找不到”。

比如在学校里,有些孩子做事情虎头蛇尾,经常丢三落四,把书包、作业本、练习册随地乱扔,不会整理自己的桌斗。在家里,有些孩子的整理事务由家长“包办”,甚至一些孩子在吃饭的时候还需要家长追着喂。



 怎么样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


首先,教会孩子整理学习用品,从小处入手,抓细节,积点滴,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老师可以进行新生家长会培训;同时帮助孩子在开学一周认识课表、钟表,并学习整理自己的东西。

老师可以对孩子们通过示范和表扬,激励他们做得更好。从方法上来看,整理书包时,可以让孩子将所有的课本摆在桌子上,先放大的书,再放小的书,最后放文具盒,水杯放在侧袋,还可以提前将出门要带的东西都放在一起,避免早晨出门时的遗漏。

其次,家长也要配合好学校,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督促。家长不要“包办”,要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锻炼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做得不到位,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蹲下来与孩子沟通,给予他们信心。

其次,由于孩子年龄小,考虑问题不周全,在做事时难免有一些失误。这时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努力,鼓励他们做得对的地方;对于有失误的地方,帮助他们找到问题所在,从而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水平。

最后,家长可以学会示弱,这样会帮助孩子更加自信,也更有责任感。

总之,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做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安排者。我们需要在一旁看着孩子,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这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多自理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一过程当中学会更多技能。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