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滇池金线鲃回归记

应用介绍



#追云记#

第029期

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关注和呼吁,更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和实践。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国土面积占全国4.1%,各大类群生物物种数接近或超过全国同类物种数的一半。多年来,云南紧紧围绕“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奋力绘就七彩云南生态画卷。


滇池治理是事关云南全局的大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多年来,云南省和昆明市锲而不舍,滇池治理成效明显。随着近年来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以及增殖放流活动持续开展,如今在入滇河流盘龙江上游,滇池金线鲃种群身影重现,折射出生态治理成效。

在1月20日的展示现场,一个玻璃“生态缸”引人注目:雪白淡雅的海菜花盛开水面,滇池金线鲃游弋穿行,背角无齿蚌栖息缸底。这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昆明植物所共同制作的“滇池湖泊生态系统活体展示缸”。
这个生态缸里有曾一度消失的滇池金线鲃等滇池特有物种,生态缸展示的是“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

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模式

“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是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团队创新提出的。为什么会提出这一生态修复模式?杨君兴说,他们团队最初是在滇池开展研究,提出以保护和恢复滇池关键土著物种作为生态系统重建的重点,通过在滇池不同环境下回植高原湖泊特色植物——海菜花,和回放滇池金线鲃、背角无齿蚌,构建土著水生生态群落;疏通营养物质(氮磷)沿海菜花和金线鲃两条路径顺利上岸,并实现海菜花和滇池金线鲃的经济价值,从而形成了“花-鱼-蚌”立体生态修复模式。经过不断完善,创建了“花-鱼-螺蚌-鸟”共生互养生态修复模式。

在大板桥的高原鱼类繁育基地,杨君兴教授(中)与团队的张源伟(右)、王晓爱博士在查看立体生态修复模式中养殖的螺

杨君兴研究员团队经过努力还拯救了濒临灭绝的滇池特有土著鱼金线鲃

从绝迹滇池到规模放流,一条鱼的回归,见证了云南省鱼类繁育技术的变迁,也为滇池生态圈挽回了一个珍稀物种……

滇池金线鲃是滇池流域特有物种,1989年,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2008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极度濒危物种。

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围湖造田等原因,滇池金线鲃的数量急剧减少。到上世纪80年代,滇池金线鲃几乎在滇池绝迹,仅存于部分入湖溪流及龙潭之中。

为保护滇池金线鲃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从2000年起,杨君兴研究员团队开始对滇池流域滇池金线鲃的数量、分布、栖息地、摄食生态及繁殖生态等进行广泛研究,并从野外引种亲鱼,2007年首次突破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在2009年实现该物种的全流程人工繁殖。

“滇池的整个变化,金线鲃既是湖泊演变过程中身在其中的一个演变,也是湖泊整个演变过程的见证者。”杨君兴教授介绍。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金线鲃一直在不断地适应环境,当湖泊变大的时候,金线鲃DNA上会留下一些印迹指示它的种群增大了,当湖泊变小的时候,也会在DNA上留下印迹指示它的种群变小了,慢慢形成了滇池的特有种,是独立的历史个体,基本代表了滇池的变化和发展,也是滇池的一面旗帜。



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殖,是继中华鲟、胭脂鱼之后,成功实现全流程人工繁殖的第三种国家级保护鱼类。滇池金线鲃这一滇池特有的“旗舰物种”从濒危到恢复,是滇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里程碑

追云记是由云南省文化馆与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创立的一档以新媒体创新方式、对云南文化和旅游进行多维立体的宣传推广为主的融媒体栏目,挖掘云南有趣的人和事物,以新奇、奇特的角度呈现更加有趣的云南特色。用新视角展示云南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性,让更多游客感受云南人文风物,开启七彩云南的心动旅程。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