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先锋·我们的新时代——镜头中的云南高速”摄影活动走进勐绿高速

应用介绍

8月21日至24日,“云路先锋·我们的新时代——镜头中的云南高速”摄影活动走进云南交投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西双版纳片区部分运营和在建的高速公路项目,感受一条条兴业便民的绿美大廊道,给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的强劲动能。


图片


8月23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南醒河旁山高谷深、层峦叠嶂,一根根桥梁墩柱拔地而起。勐醒至绿春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南醒河特大桥左幅进入即将合龙的关键阶段,建设者们施工正酣。


图片

南醒河特大桥(李宝林 摄)


南醒河特大桥是主跨为180m的连续刚构桥,其中7号主墩高达165米,建成后将是西双版纳州最高的连续刚构桥。大桥左幅全长593.92m,右幅全长573.92m;单幅桥面宽12.55m,桥型布置为5×40预应力混凝土T梁+(105+180+10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图片

南醒河特大桥(德峰 摄)


图片

南醒河特大桥(德峰 摄)


南醒河特大桥跨越V型深沟,桥面距沟底最大落差209m,与南醒河成90°交角。来自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钱文磊是南醒河特大桥的现场安全负责人,他表示,由于施工需要,主墩只能从75度的崖边开挖,而崖体分布均为灰岩陡崖,在暴雨等情况下,岩体极易发生崩塌,施工难度较大。南醒河大桥每个墩柱下都需要16根桩基支撑,仅承台基础宽度就达到16.8米,然而建设者只能在宽度不足20米的地方进行桩基施工。为了提升施工进度,项目部对桩基采取冲击钻机及旋挖钻机交互作业的方式,经过3个月的施工, 主墩桩基全部完成。同时,通过加强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墩柱以每天一米的施工速度推进,2022年5月,南醒河特大桥高度165米的主墩封顶,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图片

南醒河特大桥(李宝林 摄)


“由于桥梁横向受力较大,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继续节段延伸。”钱文磊介绍,今年8月13日,南醒河特大桥右线顺利合龙,左线预计8月底可以合龙,南醒河特大桥的施工即将进入收尾阶段。


图片

建设者正在焊接作业(德峰 摄)


图片

建设者正在焊接钢筋(德峰 摄)


当南醒河特大桥逐步穿云破雾、穿山越壑时,建设者们用心呵护着当地的生态环境。云南交投集团云岭建设有限公司勐绿高速第二项目部一工区工区长罗红伟介绍,南醒河特大桥在承台、桩机位置等的施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容易对周边环境和南醒河造成一定污染的爆破施工方式,而是采取了冷开挖的操作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和影响。同时,8#桥台的施工原本设计有一条3公里多的施工便道,为了避免修建施工便道对植被的破坏,项目部优化时间配置和施工协调组织,在与大桥相连的曼贺科1号隧道贯通后,从隧道进出开展8#桥台的施工,做到了隧道与大桥的施工组织巧妙衔接。


图片

南醒河特大桥(李宝林 摄)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醒河特大桥现场负责人鲁庭告诉记者,为了防止混凝土污水流入南醒河,在拌合站和每个墩柱下面,都设置了三级沉淀池,经过过滤之后的清水还可以循环使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大桥施工中应用了自动液压爬模、混凝土浇筑分流器等技术,有效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图片

南醒河特大桥(李宝林 摄)


一路一连接,一桥一跨越。千沟万壑间,一座座桥梁架起“高速平原”。勐绿高速公路的另一控制性工程——李仙江特大桥将江城县与绿春县相连,8月27日,李仙江特大桥索塔成功封顶,大桥全面进入钢梁悬臂拼装施工阶段,此次封顶的索塔高度为250.18米,在云南省同类型桥梁中,大桥索塔高度第一,主跨跨度第一。


图片

李仙江特大桥(李宝林 摄)


李仙江特大桥全长1112m,为(190+420+190)m三跨钢混组合梁花瓶形双塔斜拉桥,索塔最大高度250.18m;引桥左右幅布置相同,勐醒岸引桥采用(2×65)m钢混组合梁,绿春岸引桥采用(53.5+65+53.5)m钢混组合梁,勐醒岸桥台均为桩柱式桥台,绿春岸桥台为U形桥台下设承台桩基础。中铁二局勐绿高速第十项目部二工区现场生产副经理王鹏介绍,4#索塔高210m,于今年7月19日封顶,随着250.18m高的5#索塔也顺利封顶,接下来主要进行钢梁进场和架设的准备工作。


图片

李仙江特大桥(李宝林 摄)


李仙江特大桥地处中低山峡谷地貌区域内,沟壑纵横,坡陡沟深;既有道路距离施工现场较远,沿途边坡塌方点较多,雨季时间长达170余天,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运输条件差,原材料分布不均且运距远,施工组织困难。同时,钢梁杆件采用共计20.81万组高强螺栓现场栓接,高强螺栓施拧量大,钢梁及支座等安装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开工以来,项目部立足现场实际,高效推动施工建设,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专门成立“勐绿精尖技术研究小组”,大力研究应用高索塔C55机制砂高标号高性能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塔柱钢梁协同施工技术、槽型组合梁高位顶推施工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


图片

李仙江特大桥建设者(德峰 摄)


勐绿高速起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接小磨高速,经普洱市江城县,止于红河州绿春县,接在建元绿高速。项目主线全长210.432km,采用双向四车道建设。全线共设有桥梁220座,隧道54座,互通式立交10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2处,连接线6条,桥隧比为65.2%。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368.11亿元。


云南勐绿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正虎介绍,根据项目施工难度、施工条件、节点工期等因素,勐绿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为“四桥三隧”:南醒河特大桥、李仙江特大桥、墨扒河特大桥、撮洛3号大桥、和平山隧道、明子山1号隧道、大梁山隧道。


图片

李仙江特大桥(李宝林 摄)


勐绿高速项目地跨三个县州市,建设里程长,施工管理难度大。项目所处区域地质变化频繁,不良地质种类多,桥梁高墩大跨施工、高空悬浇连续梁、高空顶推、高空悬臂拼装、高空架梁,隧道断层、破碎带、富水地层、岩溶等地段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勐绿高速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应用,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助力项目进度和质量“双提升”。应用液压爬模(桥梁高墩)、机械臂湿喷机(初支)、二衬液压不锈钢模板台车(二衬)等20多项“四新技术”,同时还开展了《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单洞法施工质量提升技术》《低回弹高早强湿喷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多项科研课题研究。


图片

勐绿高速建设者(王伟 摄)


截至2023年8月,勐绿高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5.75亿元,占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368.11亿元的85.8%。项目路基工程完成91%,桥梁工程完成86%,隧道工程完成88%。受控制性工程李仙江特大桥、墨扒河特大桥关键节点工期影响,勐绿高速预计2024年12月底建成通车。


图片

李仙江特大桥(李宝林 摄)


勐绿高速公路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2030)》中提出的“五纵五横一边两环二十联”中的“一边”即沿边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一带一路,沿边开放”国家战略决策的需要,是构建国际大通道,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的需要,是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云南公路主骨架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云南干线公路网的有益补充。西双版纳在国内外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 ”“药物王国”的美誉;江城县地处亚热带,区域内经济作物丰富,林木繁多,中草药品种繁多;绿春县热区土地资源广阔,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勐绿高速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对发挥该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