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成长记 | 麻栗坡古树茶:唤醒沉睡资源 深山好茶香飘世界

应用介绍

编者按:一株草、一粒米、一棵菜、一叶茶,看似平常的“土特产”,却饱含着浓浓的乡情乡愁,饱含着农民的致富梦想,牵动着老百姓的“钱袋子”。近年来,云南省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了一大批“土特产”。“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文山州学习平台推出“‘土特产’成长记”系列报道,带您走进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看文山土特产如何立足“土”、体现“特”、形成“产”,写就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鲜活教材。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云雾缭绕的深山里,生长着数不清的百年野生古茶树,树龄以200年至500年为多,也有的达上千年。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土地让它们自然繁殖、肆意生长,保持了天然林中的原生态。

位于大山深处的麻栗镇谷地坪、下草果冲等村,古茶树资源非常丰富。但在过去,由于没有合适的技术和销售渠道,这些珍贵的古茶树一直没有发挥作用,很多长在田坎、土坎边上的古茶树,甚至被农民嫌弃。由于大部分群众对茶树疏于管理,导致古茶树经济效益低下,村民们一直抱着“摇钱树”过穷日子。

为了唤醒沉睡多年的古茶树资源,让这些古茶树变成助民增收的“摇钱树”,麻栗坡县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着力打造“麻栗坡古树茶”品牌,以生态立茶、技术兴茶、品牌强茶为措施,推动茶产业发展成为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健康产业和富民产业。围绕古树茶打造“老山茶”系列品牌,整合茶叶行业资源、增强从业人员技术、提高茶叶加工品质、开展茶叶学术研究、挖掘当地茶叶文化、搭建茶叶流通平台,促进麻栗坡县茶产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市场的打开,这些古茶树变身为当地村民的“致富树”,既让过去“养在深山无人知”的古茶树焕发光彩,也让农户们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据统计,麻栗坡县有古树茶21600亩,约38万棵,野生型约2.4万棵,树龄上千年的有1000多棵。因茶叶具有回甘味好、嫩香持久、内含物丰富等特点,各类茶精品多次在国外茶类比赛中获奖。

茶产业作为麻栗坡县高原特色农业重要支柱产业,麻栗坡县委、县政府一直将其作为重点产业大力推动。特别是近年来,在外交部产业帮扶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麻栗坡古树茶走上了“合作社发展、品牌提升、产业振兴、群众受益”的产业发展道路。村民们靠着家门口这座天赐的“生态资源库”,增收有了奔头,致富有了盼头,漫山遍野恣意生长的野生古茶树变成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枝玉叶”,也发展出了一条广阔的茶产业链。

2021年,麻栗坡古树茶更是作为国礼亮相联合国安理会,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让大山深处的好茶走上更广阔的舞台。2022年,麻栗坡县采摘茶叶鲜叶2440吨,产值2440万元,涉及农户4800多人,茶农人均增收5000多元。

今年4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麻栗坡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老山国际春茶节”在麻栗坡县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麻栗坡老山茶不仅实现了从产品到商品再到精品的华丽转身,还因此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麻栗坡县引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小小的茶叶成了一方百姓的“致富叶”。

下一步,麻栗坡县将坚持挂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一如既往地保护好麻栗坡县3.5万亩的古茶树资源;探索精深加工和个性化的发展思路,提高茶叶品质和知名度;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的发展思路,结合麻栗坡县独特的民族风情、边境旅游和红色故事,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