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视网评】千年景迈,世界共享

应用介绍

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项目1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一项茶主题世界遗产、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作为茶类文化景观的典型代表成功申遗,对讲好中国故事、民族故事、弘扬普洱茶文化意义重大,对中国乃至全球茶界而言都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中国是最早驯化栽培茶树并且制作品饮茶叶的国家,茶叶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景迈山常年云雾缭绕,保留着最原始的自然环境,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千余年前,布朗族、傣族先民迁徙至此发现并栽培茶树,充分利用生态群落优势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创造了“林间开垦,林下种植”生产技术,使茶从原始的野生植物,逐渐演变为物质生产的经济作物,直至形成了当今世界发现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它是一部“活的中国茶史书”,内容丰富并独具特色,保存完好且生机盎然,呈现了茶从野生生长到人工驯化的完整演变,见证了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起源地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悠远影响。因此,景迈山申遗既填补了茶叶种植园地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又是对中国茶文化的最佳传承。

美美与共,和合共生。作为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们一代代守护茶林,秉持“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理念,把茶林、耕地、水田等生产空间以及民居等生活公共空间纳入和谐统一的整体布局中,形成了“山、林、茶、村”立体生态景观。同时,当地居民在种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与茶的日常相处对话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包容平和、温良恭俭、质朴儒雅等茶文化的熏陶,促进在个体与个体、民族与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和谐关系。景迈山古茶林是农业景观的杰出典范,犹如一颗镶嵌在世界茶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反映了茶文化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融合的成就。这样的典范是动态的、传承的、可持续的,对当今世界共同繁荣和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每一项申遗都要经历严格的程序和艰苦的长跑,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也不例外。早在2010年,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就已启动。为了保护好世界遗产中心提出的“5片古茶林、3片分隔防护林和9个传统村落”三要素的完整性,当地政府、学者专家、世居村民付出了巨大努力。从颁布了《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等3部专项法律、7部规章制度,对景迈山遗产区实施最严格保护,到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消防、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再到将364栋传统民居挂牌保护为全国重点文物……申遗的过程既是对遗产价值认知的过程,也是摸索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的过程。如今,申遗三要素遥相呼应,景迈山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千年共生的古茶园和文化遗产,正向着更加安全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景迈山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申遗成功只是迈出了第一步,不是拥有一份“名录”就好,而是万里征途新的开始。面向未来,要坚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以科学地开发利用促进更好的保护,厚植永续发展的绿色根基,加强茶文化和山水观光、传统村落等融合,让资源禀赋不断变成财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打造茶旅品牌、推介旅游线路、推出主题活动等讲好中国故事、云南故事,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茶旅融合”新路子,焕发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新活力。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景迈山不断传承、始终鲜活的古茶林文化景观,一路生机勃勃从千年前走到今天,也必将随着申遗的成功,树立起中国茶在世界的新高度。

(云视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云视网评,投稿邮箱yswyswp@126.com,稿费从优。)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