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茶叶头部主播丹妮售卖假茶被抓 直播带货乱象戳中产业发展痛点 ​

应用介绍

最近,多家媒体曝出,年入2亿元的茶叶直播头部主播丹妮因售卖假茶被抓,其有着近300万粉丝的抖音账号已停更1个多月,丹妮茶叶小号现在也处于停更状态,而此前两个号基本保持一天一更。

图片


图片

同时,其商品橱窗中的60件好物已经清空,目前看不到任何商品。


图片


图片

目前,对于网传的丹妮因售卖假茶被抓,虽然目前警方还没有作出回应,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当前茶叶直播带货问题的关注。

图片

图片

从舆论的反应来看,人们最诟病的是茶叶直播带货以次充好,靠低价来收割普通消费者。同时,人们更担心,当前茶叶直播带货如果得不到整治,将会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一位长期关注茶茶叶发展的自媒体人这样说:经济学上有种现象叫“劣币驱逐良币,”在如今的茶叶市场,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当市场上充斥的假冒伪劣茶叶,消费者分不清好与坏,人们的判断力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才是行业最大的悲哀!

图片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第一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园面积占世界的六成,毛茶产量占世界的一半,全国茶叶消费者近5亿,消费总量超过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0%;出口额世界第一,茶产业从业人口超过7000万,总产值超3000亿元。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在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中,832个脱贫县中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有150多个,产值超过千亿元,累计带动26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如此重要的一个产业,

但直播带货却乱象频出,

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

首先是假冒产品,以次充好。这是茶叶直播带货的普遍现象。有消息称,这次曝出的丹妮茶叶就在直播中假冒“岩上三将”获奖茶,该款茶叶在去年的在2022年第11届海峡两岸秋季茶王擂台赛之“岩未”杯岩茶专项茶王赛中获得了金奖。获奖不久,获奖人陈某便发现有个叫“丹妮茶叶”的主播竟然在卖他的茶,而且使用他家的金奖茶编号和名字,于是获奖人陈某就此事起诉了丹妮茶叶。

图片


图片

据陈某介绍,他的茶获奖后,同款肉桂批发都是2000多一斤,但丹妮茶叶的“三将茶”以258元666克的价格卖出了一万多份。这是明目张胆的假冒,但另一种形式的假冒行为更为普遍。前不久,记者到冰岛和昔归等地调研采访,茶农们反映,有些茶叶主播来给他们卖茶,还全程拍摄视频,但只购买一提或一件,然后还要他们出具相关证明,但这些茶叶主播在直播间却每天都在以超低价价格卖他的茶,且出售数量惊人。


其次是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同样是丹妮茶叶,去年直播中卖爆的一款叫“八道火肉桂”的产品,主播丹妮在直播中称,该款茶为“正岩茶”“经过8次焙火。”产品售价为299元2斤。

图片

业内人士对此评论称,“有点茶叶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就是在胡说八道,”岩茶的焙火工艺就三道,一道是初焙也是走水焙,温度很高主要是为了蒸发茶叶里的水分;第二道是复焙,防止茶叶霉变和减少茶叶的苦涩味;第三道是炖火,是文火慢焙的过程,能够让茶叶耐存、水顺、汤底香,有的茶为了提高茶叶的稳定性会再轻焙一道。也有行业人士推测,一斤茶一道火的成本约为50块钱,八道火约在400块钱,所以卖这么便宜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样,在茶叶直播带货中,主播们大喊大叫、声音急促推销的所谓“五十年熟普”“二十年以上古树生普”“百年树龄鸭屎香”等都是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第三是打擦边球,花样迭出。这类直播带货主要体现在“靠包装吸引人”“卖惨”“蹭名牌”等。品质不行,包装来凑。在茶叶直播带货中,很多商家抓住逢年过节人情往来的契机,将一些低品质茶叶通过华丽的包装来提升身价,这样既能满足人们低成本送礼而又有面子得需要,同时也能攫取最大经济利益。

图片

另外,还有些直播间利用人们的同情心,通过卖惨来获取订单。此类行为的手法很多,如编造自己或茶农种茶艰辛和家庭艰难的情节、雇佣所谓的茶农来站台等。还有蹭名山名茶,在普洱茶界这是普遍现象。其中有一种方法很有隐蔽性,就是到名牌厂家做定制茶,然后打造名牌厂家的名义,大肆售卖所谓的定制茶。如今年“3.15”我们都市频道报道的某直播间深夜激情带货,推出了一款号称是某品牌厂家官网“270g,3880元一片”的茶叶,但在这个直播间只需要133元。

图片

该款茶叶经记者核实,这款茶是该直播间向这家名牌茶企定制的茶叶。也就是说,这家茶企只是按照直播间的要求生产茶叶,品质和定价权掌握在直播间一方,但直播间却以此为名,蹭这家茶企高端产品的名


那么,对于茶叶直播带货中的这些乱象,难道就不能管管吗?事实上,要治理这些直播乱象,按照现行的法律法规还真有点难,这也是当前茶产业的痛点。

痛点一:茶叶无法制定强制性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按照分类,茶叶属于食用农产品,也就是像瓜果蔬菜一样的农产品,其种植阶段受地理、气候、品种等的影响较大。茶叶生产又较为分散,它涉及千千万的茶农,各个茶农的种植和管理又千差万别。在茶叶在制作工艺阶段,不同的茶叶品类做法千差万别,品质难以统一。而对茶叶质量的管理,长期处于法律的真空状态。2023年9月6日颁布,2024年9月6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GB 31608-2023)是我国茶叶首个强制执行的产品标准,但该标准只对茶叶的添加剂、农残、污染物等作出了规定,也就是说,只要你生产的茶叶无添加剂,农残和污染物在规定的范围内就是合格产品。

图片

而在销售阶段,只要不涉及商标侵权、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标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取得了相关的经营证件就可以销售。


痛点二:茶叶生产销售监管难度大,执法成本高。茶叶生产和销售涉及千千万万的茶农和茶商,而且茶叶在生产和销售中涉及过个环节,涵盖了种植、管理、采摘、收购、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十分复杂,存在着取证难。另外,茶叶的检测标准也不统一。按照2024年实施的茶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即使添加剂、农残、污染物指标符合规定,但其品质还与产地、茶树品种和树龄、采摘时间、加工工艺等都有关系,而且茶叶还与个人主观的口感偏好和味觉习惯有关,所以导致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难于把握尺度。就拿茶叶直播带货中的以次充好来说,即使受害者举报,要认定也难度也不小。在今年“3.15”我们都市频道报道的某直播间深夜激情带货事件中,这家直播间售卖的是茶农销售给它的低端茶,记者购买了这款茶后拿给该茶农看,不但包装和茶饼外观上与该茶农的生产的高端茶物区别,而且试喝和口感该茶农也无法分辨。

图片


图片

针对当前掀起的茶叶直播带货,由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茶叶销售困境,大量茶农和茶商进入了直播带货,即使像丹妮茶叶这样的头部主播,如果没有举报,相关执法部门排查难度很大,也就很难进行介入。


痛点三:茶产业发展滞后,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后,茶叶市场放开,千千万万的茶农和茶商进入产业市场,茶产业千帆竞发、快速发展,但各地在却长期的发展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没有促成茶产业形成像工业企业一样具有规模化和标杆化的生产和销售企业,严重缺乏茶叶的深加工,这不但不利于茶叶的宣传推广,也使茶叶长期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于形成产品标准化和内部质控体系,从而带来产品档次千差万别,产品界限十分模糊,品牌混乱,导致了产品的认知度和竞争力的下降。总体上看,就是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主体多、小、弱,以家庭式、作坊式为主,产业链条短。


同时也导致茶产业的税收贡献很低,茶叶在富民和富县之间长期找不到平衡点,地方政府发展和规范茶产业心有余力不足。


另外,据有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茶产业茶园良种化程度虽有大幅提升但认证率偏低,有机茶认证茶园不足一成,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针对灾害防治、土壤改良、综合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范围有限,茶园建设仍处于被动应付而非主动规划管理的初级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当前掀起的电商直播就抓住了这些漏洞,加上茶叶这种主观感受较强的产品,于是各说各话、各人讲各人的故事,浑水摸鱼,加上一些无良商家商家的炒作引导,这进一步影响了消费者的认知,对茶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损害。


痛点四:茶企茶农丧失与电商平台和直播主播的博弈能力。据统计,2022年全国开采茶园面积4500多万亩,茶叶总产量300多万吨。面对如此大的产量,虽然坐拥近5亿人的茶叶消费者,供远大于需。除了这些年被茶客茶商追捧的极少数地区生产的少量茶叶外,绝大多数地区千千万万零散的茶农茶商几乎都存在销售难题,也无法达成销售共识和形成固定的销售渠道。在这种情况下,电商平台和直播主播的出现,为这些茶农茶商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但随之也丧失了博弈的能力。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店铺费和销售抽成是他们最重要的收益,所以要吸引更多人平台开店,至于店铺如何销售,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损害自己的利益,平台也不会进行额外的监管。对于直播主播来说,由于他与茶农茶商相比处于优势地位,在抽成、价格、品质要求等方面议价能力强,所以,即使明知道茶叶直播主播侵害了自己的权益,绝大大多数茶农茶商还是选择沉默,一般不会主动维权。记者前不久在茶区调研采访时,茶农们就说,主动维权后,自己的产品就没人来帮助销售了!


我省作为全国的产茶大省,普洱茶也是茶叶直播带货中的最主要的品种,其关系着上千万的茶农增收和数十个茶叶生产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何规范和治理网络直播带货刻不容缓。



点赞(0)

立即下载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