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3月2日电 

上午十点刚到,观众们迫不及待地涌入甘肃省兰州市博物馆。2月28日,国家典籍《永乐大典》文献展兰州展正式开幕。成书于明代永乐年间的《永乐大典》收集了中国先秦至明初的七八千种各类典籍,保存了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等丰富资料,共计11095册,约3.7亿字。为保护这部旷世宏编,明嘉靖帝曾下令重录大典,史料记载,抄录工作历经5年方才完成。

图为2021年在湖北省图书馆,参观者在观看展出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即使受到严密的保护,大典的副本还是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逐渐佚失。目前,《永乐大典》副本仅有400余册800余卷及少量残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让曾经被置之高阁古典文献典籍“活了起来”。不久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在官网上线了《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公众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阅读这一数据库中的电子版古籍篇章。《永乐大典》数据库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第一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内容,共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说,除呈现《永乐大典》高精图像、整体风貌及相关知识外,数据库还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示范,探索后续《永乐大典》的知识体系化、利用智能化。“我们设置了6个栏目来展示大典的历史变迁,读者可以直观了解大典产生的背景、编纂及流传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魏崇说,“这些栏目通过GIS技术、3D复原技术等手段,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永乐大典》的装帧样式和流传过程。”不久前,保存于兰州文溯阁的《四库全书》也完成了数字化数据采集工作,目前已进入数字资料编辑阶段。《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是对中国有文字有记载以来所存文献的最大集结与总汇。成书之后,乾隆下令手抄七部藏于京畿、长三角以及清朝发祥地辽宁沈阳。因战乱等原因,目前仅有三部半留存于世。存于兰州的文溯阁版本《四库全书》成书于1782年,是整套丛书中第二部修成的典籍,原藏于沈阳故宫,20世纪60年代转移至甘肃兰州保存。

图为2020年在深圳博物馆,观众在观赏清纪晓岚抄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甘肃省图书馆文溯阁《四库全书》馆馆长陈军介绍,文溯阁版本《四库全书》藏书馆自2005年建成开馆后,地方政府持续投入上亿元不断升级馆藏条件。“藏书馆启用国际化标准的恒温恒湿地库,1月最冷平均气温12℃,常年平均湿度维持在50%左右。”陈军说。为了更好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利用,甘肃在2021年启动《四库全书》典籍数字化及影印工程,预计初步成果将于2024年左右向社会公布。“我们将在版权保护的基础上将古籍数字化资源开放应用到文献查阅研究、文创产品开发等多领域,助力文物深化研究、走近公众。”陈军说。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明刻本《尔雅二卷 卷后附音释》、清代稿本《切韵考一卷》、清“岭南名儒”黄培芳的手稿本《乙丑学规一卷》等古籍善本,以及民国时期的期刊1013种等均已实现数字化扫描。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数字资源部副主任张弘昕说,为进一步提高馆藏民国报纸的利用效率,图书馆对民国时期约2万拍的缩微文献进行了全文数据识别与建库工作,实现了全文检索定位、可视化浏览、文字复制等功能。“数字转型是时代趋势,古籍将在数字空间中与其他文化载体相融通,让大众通过更多数字形式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创新性转化,汇成数字时代的文化洪流。”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教研室主任梁继红说。

(记者洪泽华、魏梦佳、叶挺、何问、邓瑞璇、张文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