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 本阶段会议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将负责“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作”边会的承办工作。边会分享亚洲象保护与救助、建立或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傣族竜山林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成效、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案例,提高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愿景,促进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同时,西双版纳州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为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作出贡献。 热带雨林人象和谐共生 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西双版纳州境内保存着我国最大的野生亚洲象种群,目前正积极探索亚洲象栖息地食源地修护工作,已开展修复8000余亩。西双版纳先后成立亚洲象保护协会和热带雨林基金会,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亚洲象保护工作。2009年,建成我国首个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填补了我国在亚洲象伤、病、遗弃孤儿的收容、救治、抚养等方面的空白,至今成功救助受伤、受困的野生亚洲象11头。 为缓解人象冲突,西双版纳探索开展主动防范工作,建立了全国首个亚洲象监测预警中心,从2011年起平均每年投入1418万元资金,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服务协议,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野生亚洲象公众责任险。 在积极做好境内的亚洲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西双版纳还积极开展中老跨境联合保护。自2009年12月9日起,中老双方共同在中老边境划定300万亩区域开展联合保护,为边境地区的亚洲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目前,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已上升为政府层面的合作,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展示了我国各级政府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好形象。 ABS项目成果丰硕 2022年3月15日,在“全球环境基金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ABS)项目结项会暨第七次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西双版纳ABS项目终期评估获得了“高度满意”的评价。 长期以来,由于各国生物遗传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缺乏公平和公正地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生物遗传资源被非正当地、不公平地获取和跨界转移利用,严重损害了生物遗传资源提供国的权益。1993年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确定了三大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平公正地分享利用生物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 为了在中国建立实施ABS制度的法律和制度框架,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防止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丧失,2016年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开发了“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作为全国三个试点示范项目之一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试点示范项目,以西双版纳州石斛作为试点物种,以傣族民族医药作为试点传统知识,于当年4月开始实施,2022年3月结项。 “西双版纳ABS项目为国家ABS制度的架构提供有效的现实案例,为探索、建立、实施ABS制度提供了‘西双版纳方案’,成果丰硕、经验可圈可点。”相关部门负责人评价说,项目的实施还探索建立地方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管理立法,极大地改进提升了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古茶树资源保护渐入佳境 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分布面积达13万余亩的西双版纳州,历来重视古茶树保护工作。2011年颁布实施了《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并于2012年11月28日发布了与之相配套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明确了行政执法主体、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了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古茶树资源的格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古茶树资源保护体系,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全州古茶园面积最大的勐海县通过实施立法保护和科学规划等行动,制定推广古茶园管理、采摘、养护技术规范,坚持并完善古茶树保护区、古茶树管护员制度,将古茶树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实行保护性采摘,加大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力度。 “贺开古茶园作为勐海县古茶树保护的试点和示范园,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勐海县茶叶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加大综合技术管理力度,复壮古茶树的树势,管护范围逐年扩大,注重引导群众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过度人为干预,利用贺开古茶园极佳的生态环境,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链条。盘根虬枝的古茶树上有很多共生植物,苔藓、藤蔓、寄生兰科植物、螃蟹脚等,每棵茶树就是一个“植物王国”,植物微景观尽显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共生。 分享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守护千年的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经验、充分展示“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为全球梯田文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案……“红河哈尼梯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成效”边会将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举行,与会者将分享哈尼梯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和开发样本。 哈尼“十月年”前后,红河南岸稻谷飘香。农户们利用“打谷船”等特殊生产工具从低地向高坡逐步收割,既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打谷、脱粒等工序,也让谷芒、谷壳得以循环利用,继续为田地施肥养护,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传承1300多年的梯田。 自被评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哈尼梯田就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令人震撼的农业景观备受世人瞩目。而这背后,一代代梯田开垦者、耕作者们认识自然、尊崇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也一直以梯田为载体延续至今。 保护优先守护和谐家园 “秋收后,梯田就进入休耕期,大家修葺田埂,疏通沟渠、放水养田为来年的耕种做好准备。”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村民李志兴说,自古以来哈尼梯田一年都只种一季稻,耕作期间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为的就是能让田地休养生息。 村寨上方是茂密的森林,下方是开垦而出的梯田,河流沟渠则贯穿其中,“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成了独属哈尼山乡的壮丽景观。在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中,“夏秋种稻、冬春涵水”这样饱含农耕智慧的耕作经验数不胜数。 “哈尼族有句老话叫‘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人’,为保护好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老祖先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留下了不少科学有效且兼顾生态环保的耕作理念。”红河学院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榛介绍,“为保证灌溉用水,哈尼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森林,大家修沟筑渠,推行‘赶沟人’制度疏通水系,利用‘木刻分水’‘石刻分水’维持稻作系统的合理运行,甚至就连梯田边除草时要留下哪些植物进行生物防治也有自己的办法。” 如今,除沿用哈尼族传统民间水资源、森林管理办法外,红河州还大力实施水系修缮保护工程,进一步完善梯田水系,不断加大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实施力度。近年来,哈尼梯田遗产区植树造林达25万余亩,申遗后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 在推进水系治理和健全遗产区森林保护机制的同时,红河州建立州、县、乡、村、组5级管理机制,主动履行保护职责,通过加大传统民居和村落保护力度,划定梯田红线,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措施,有力保障了哈尼梯田的永续利用。 守正创新打造振兴样本 日前,“元阳梯田红米”品牌正式对外发布,元阳梯田红米系列产品将插上品牌的翅膀,实现红米产业转型升级、市场竞争力提升。 为不断提升梯田种植效益,红河州聚焦高端红米产品研发,注册了“阿波红呢”“元阳红梯田红米”等系列商标,成功推出红米糊、红米茶、红米酒等系列产品,完成绿色产品认证5家企业8个产品、有机产品认证11个,保护与利用统筹推进成效明显。 近年来,红河州认真审视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利用千年哈尼梯田的资源禀赋,以维护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循环生态系统为重点,着力培育生态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探索产业融合升级模式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稻鱼鸭”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既解决了梯田产值低、无人种的问题,又维持其原有生态平衡,有力保障哈尼梯田文化传承、永续利用。通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截至2021年,红河州州实施“稻鱼鸭”综合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示范19.58万亩,亩产稻谷380公斤,平均亩产值5590元。 为不断探索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路径,2018年1月,元阳县邀请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为阿者科村因地制宜编制了“阿者科计划”。该计划以发展“内源式村集体主导”旅游产业为重点,按照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原则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分红计划,阿者科村旅游发展收入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七成归村民。目前,阿者科村接待国内外游客6.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97万元;累计举行6次分红大会,村民直接分红78.51万元,户均达1.2万元。 撰文:王丹 胡晓蓉 戴振华 黄翘楚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郭婉亭促进种群恢复 维护生态平衡
加强区域合作 共享绿色成果
致力活态传承 续写生态实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