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我本是高山》落幕在大山裂谷的对喊中,一个在世俗意义上的女性命运被逆转,山英的高考中的呐喊,在手电与油灯的光斑中,弥合了大山裂谷的创伤。姐姐去世的背负可能将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山英未来的人生道路,可走出大山已经弥足珍贵。电影虽然可以冷静而克制地对待经由张桂梅真实事迹而形成的情节,但在今时今日,以女性受教育的角度探讨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的共识性价值,却不断地遭遇部分群体要求对张桂梅老师伟大功绩与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等明见性问题的再证明与再呼应。似乎去拍摄一部作为事迹材料的电影更具有价值,更经得起考验。一条裂谷,在某些“意见领袖”与部分未经观影的人群所形成的概念化、臆想化的评价中裂开。

女性教育工作者之间,对没有假期,不可以打扮而选择离职产生的矛盾、母亲酗酒、张老师经由逝去丈夫形成的人物动机,被斥为对女性“不过如此”的黑化,甚至于“男导演拍不好女性故事”的论断甚嚣尘上。姑且不去查验刻意抹黑的情绪发泄,单就电影而言,《我本是高山》在所谓“材料电影”与“女性电影”之间,经由张老师所形成的客观事迹,准确的折射了上一个时期存在于大山深处的社会矛盾,很难想象,以“材料电影”为表达方式的老套电影会遭遇怎样的无视,而一部没有真挚人物情感动机的英模电影会在市场中遭遇什么。

上一个时期“材料电影”的说教倾向是以往英模叙事中通常被诟病的问题,英模人物基于崇高感的塑造与普通人之间的巨大鸿沟,拒斥了人物具有多元的个性与丰富的人性,使得英模人物作为道德上的完人而很难得到观众在情感上的体验与认同。

电影以女高初创期的艰难作为截面,恰恰为去完人化的观察提供了视角。在面对相同的艰难境遇时,老师的走与留,学生的迷茫与坚持,都是在特定情境中不同人物的自由选择,电影恰恰放弃了给人物套上道德枷锁而进行批判,反而提供了巨大的表现空间,即张桂梅尊重每一个个体的选择,对多样性的尊重。因而,无论是徐影影的出走,还是冲突之后,符春盈襁褓中的孩子被张老师抱在怀中,最后选择离开时,对其个体价值及选择自由的肯定,在当下这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已经在情节上撑开了英模固有的伦理空间,张老师对学生们太好了,对自己和周围的人则力求严苛,但其内心深处那句“为这群小孩子,苦了你们这群大孩子”的那份恻隐,克制不忍的同时又昭然若揭。在对逝去丈夫时光追忆的反复闪回中,在丈夫离世后,把学生们当成了自己活下去的信念的人物动机,直至在电影尾声的声画蒙太奇段落里,人物最终离去了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彻底奔赴女高的大家庭,女孩们的觉醒事实上也完成了对张老师的精神支撑。

同时,伦理意义中“家”的置换也完成了张老师人物动机的转换。并引发了从自我精神世界的救赎,到教师团队、女高学子的自救。从而在情节结构中,以对人物情感体验的方式,平等地看待英模,克服说教倾向。另一方面,对山月、山英姐妹的救赎情节,通过强化的对抗性冲突,促成了对其原生家庭及重男轻女观念的伦理讨伐。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并非一蹴而就的写意,反复乃至付出代价的抗争,最终以山英得偿所愿作为回应。这一情节序列的不断延伸与纠葛,在不回避普遍存在的落后观念与社会问题的同时,恰恰也是对重男轻女伦理的沉重鞭笞。

因而,如果回看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所形成的人文价值,电影选取历史截面进行的艺术化创作,从教育本身出发,经由实现自我命运改变与女性解放,再推向救赎进程中的伦理批判,情节源于朴素的案例与事迹,但其组合所形成的价值超越,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通过女性命运的改变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人而为人,英模亦然,承认并珍视个体在时代中的局限,已然跳出了传统宣教的“材料影像”与现实中煽动“对立”的情绪话语,以电影而论之,这份价值弥足珍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