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纪念孙髯翁逝世250周年大观楼长联吟诵大赛”在昆明大观公园内的大观楼现场隆重举行,数十人着不同的装束、用不同的风格吟诵“千古第一联”大观楼长联,现场蔚为壮观。


诗词楹联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学形式。清代云南著名文人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而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孙髯更被誉为“联圣”,与他所撰写的大观楼长联共同成为云南颇负盛誉的名片。


今年恰逢孙髯翁逝世250周年,云南省老干部诗词协会、云南省诗词学会、云南省楹联学会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纪念孙髯翁逝世250周年”系列活动,首次举行了大观楼长联吟诵比赛,以表达对这位文化名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中华诗词学会书记兼副会长张存寿、副会长周达、中华吟诵学会会长冷卫国、副会长李志华、秘书长朱立侠等应邀专程赴昆参加了此次活动。

大观楼长联吟诵比赛采取线上报名、初选、预赛和决赛的办法进行,通过吟诵、书展、学术活动等表达对先贤的纪念。为了充分展示云南和昆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云南文化、旅游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组织方安排决赛的获奖者到大观楼进行“大观楼长联吟诵”展演,以进一步宣传名人、名联、名楼,擦亮滇云名片,提高云南、昆明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响应中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号召的具体体现和社会责任担当。

参加展演的学生、教师、非遗传承人、文学艺术界人士、退休人员等,年龄最小的仅5岁,最大的80岁。宜良长水实验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普能晟学习吟诵有十年时间,小学五年级时开始吟诵大观楼长联。云南民族大学大二学生刘昊霖从初中开始学习吟诵,如今通过吟诵大观楼长联能加深对诗词歌赋的体会和理解。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诗词文章的方式。它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不同的吟诵在其不同的基本吟腔。吟诵者在方言音调的基础上以唱读的方式来读,根据自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当时的情感,对音高、节奏轻重等进行即兴的发挥,藉吟诵以助抒情达意。

此次参加展演的“滇友行吟社”就以中国传统的读书法吟诵大观楼长联,让大家通过吟诵感悟作品感情,感受到古代读书方式的妙处,对长联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华吟诵研究会在给大赛的贺信中说,吟诵是古诗文的活态传承载体,在当前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吟诵大观楼长联不仅是对先贤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大观楼长联吟诵”展演气氛热烈,表现形式新颖,大赛共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若干名。

当天,各主办单位和有关方面代表、公众等数百人一起追思了孙髯翁的平民风骨、布衣情怀;共同研学大观楼长联高妙的艺术、浑雄的思想,在长联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中,体会到“长联”因情感壮阔而激荡,为天地悠悠而兴叹。


大 观 楼 长 联

孙髯翁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