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 “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在文化里逛洱源”网络主题活动第二期开展“人文精神之旅”主题采访,网络大V、洱源本地博主、新闻媒体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洱源县炼铁乡山石屏村,参观了全国首个麻风病博物馆,聆听李桂科医生40年来给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带领康复人员过上美好生活、让曾经的“麻风村”蝶变为幸福新农村的故事。
曾经的“麻风村”,现在的幸福村 山石屏村距离洱源县城60余公里,距离炼铁乡集市10余公里,过去也叫山石屏麻风病院,过去“与世隔绝”“交通闭塞”“不被世人所理解”是这里的标签。但是现在走进山石屏村,具有白族建筑特色的文化室、卫生室、食堂、住所宽敞明亮、功能齐全,呈现一派新农村景象,“以院为家、和睦相处,尊重生命、热爱生活,与人为善、相互关爱”成了这里新的精神。 “1981年4月,我第一次走进山石屏疗养院,当时这里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在那个对麻风病十分害怕、恐惧的年代,外人不敢接近这里,也不愿与麻风病人接触,麻风病人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李桂科医生分享着自己的经历。 为更好地治愈患者,李桂科查资料、咨询最新的治疗方案、研究治疗中的病例,最终找到并引进了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在李桂科与同事的精心治疗下,1990年,山石屏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全部治愈。但由于几千年来百姓对麻风的歧视与偏见根深蒂固,患者不仅回不了原籍,小孩读不了书,也失去了重回社会的勇气。在此后的时间里,李桂科医生一边为康复者们进行跟踪治疗,一边通过旅游研学的形式,鼓励患者走出去,同时带领大家修路架桥、通水通电,帮助他们办学校、建新房、发展种养殖业。2014年,山石屏疗养院更名为山石屏村,正式成为炼铁乡茄叶村委会的一个村民小组,彻底摘掉了人们对其“麻风村”的称呼,在山石屏村小学就读的21个孩子,也早已长大成人,有7个孩子读了大学,还有1个研究生。 “想要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害怕、歧视与偏见,科普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为了让更多人科学的认识麻风病,在洱源县山石屏村,李桂科建了一座麻风历史博物馆,这也是中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区,垛木房展区是当年麻风病人们的自建房,也是麻风病人的主要生活区,现存放了许多自制的劳动工具、生活器具,保留了生活的痕迹。 “这是麻风病人自己加工的斧头、锄头、砍刀,这是篾匠编的簸箕、箩筐、饭盒,这是木匠做的大床、箱子、椅子,每一件都是麻风病人的智慧,也是他们对生活保持热爱的表现。”尽管已时隔多年,但李桂科医生还是能准确地说出每一件生活器具背后的故事。 医务室展区主要有化验室、医务室、医生宿舍等,用于医学研究、为麻风病人做治疗。李桂科医生曾经的宿舍里堆着小山一样高的各类书籍,都是他曾查阅过的医学资料。 在场景还原的教室里,陈旧的课桌椅上还放置着小学教科书和学生们的笔记,黑板上写着“新春第一课 信仰的力量”。谈及自己的初心,李桂科医生说:“我是一名疾控机构的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我入党的初心,这个信念一直鼓励着我在山石屏村治愈好麻风病人,消除歧视和偏见,减少残疾,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每一个人,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为山石屏村的发展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对话网络大V 我多年前曾来山石屏村采访过李桂科医生,这次跟随“网络名人助力乡村振兴——在文化里逛洱源”网络主题活动故地重游,我再次被震撼、被感动。震撼于李桂科医生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让山石屏村越变越好,感动于李桂科医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这样正能量的人文精神故事,通过网络平台,以图文、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被更多人看到、了解到、感受到,这是网络的意义,也是我作为一名博主应该有的责任感。——网络大V“@南曲文化” “上一次了解麻风病患者的故事还是在昭通,这一次来到山石屏麻风历史博物馆,对麻风病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客观的认识。李桂科医生40年的坚守诠释了什么叫医者仁心,我也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麻风病科学防治一线的故事。”——网络大V“@蓝天学长” 李桂科医生的故事让我动容,我再次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山石屏村从住着180多位麻风病人、生活艰苦的“麻风病孤岛”,变成了现在有路、有桥、有电、有水、有网络的美丽新农村,离不开李桂科医生的医者仁心和人文关怀。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账号,把这段故事讲述给更多人听,也希望有机会可以多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网络大V“@李永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